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5:51
原文展示:
有意访西溪,顺途吟思迷。
及兹询野老,已恨过芳蹊。
醉客但多兴,幽禽空自啼。
无由驻金勒,林表日光低。
白话文翻译:
我本有意去西溪游玩,顺路吟咏却迷了思绪。
如今向乡村的老人打听,才恨自己已错过了那条香径。
醉酒的客人尽情兴奋,幽静的鸟儿却在空中独自啼鸣。
无奈无法停住马匹,林间的日光已渐渐低垂。
注释:
- 有意:有心、想要。
- 西溪:指西溪河,风景如画的地方。
- 吟思:吟咏和思考。
- 询野老:向乡村的老人询问。
- 芳蹊:芳香的小径。
- 醉客:喝醉酒的客人。
- 幽禽:幽静的鸟。
- 金勒:金色的马鞍。
- 林表:树林的边缘。
- 日光低:日光渐渐落下,暗示时光流逝。
典故解析:
- 西溪:西溪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常被文人所吟咏,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恬静。
- 芳蹊:代表着美好的事物,诗人因未能到达而感到遗憾,体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彦升,号蕴斋,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1045年,卒于1121年。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常用细腻的笔触展现生活的哲理。
创作背景:
《希深本约游西溪信马不觉行过据鞍联句》创作于梅尧臣游西溪时,表达了他对西溪自然风光的向往及游玩过程中的迷惘与错过,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有意访西溪”开启,展现了诗人一开始的目的和对美景的向往。然而,随着吟思的迷乱,诗人显然被周围的自然景色所吸引,无法自拔。向“野老”的询问中透露出一种对已错过时光的惋惜,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同时,醉酒的客人和空自啼鸣的幽禽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人们在自然中所经历的孤独感。最后一句“无由驻金勒”,不仅透露出诗人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暗示了他对生活中那些短暂美好瞬间的珍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有意访西溪:表明诗人有意前往西溪游玩,表达了他的愿望。
- 顺途吟思迷:在前往的途中,诗人因吟唱而迷失了思绪,暗示着对自然的沉醉。
- 及兹询野老:到达目的地后,向乡村老人询问,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 已恨过芳蹊:已错过了美丽的小径,流露出一丝遗憾。
- 醉客但多兴:醉酒的客人们尽情享乐,表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 幽禽空自啼:孤独的鸟儿在啼鸣,形成对比,突显环境的幽静。
- 无由驻金勒:无奈无法停马,暗示时光的流逝。
- 林表日光低:夕阳西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修辞手法:
- 对比:醉客与幽禽的对比,表现出不同的情感状态。
- 拟人:幽禽的啼鸣赋予了生命,增强了诗的情感表现。
- 比喻:日光渐低比喻时光的流逝,暗示人生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珍惜,同时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的迷惘与遗憾,反映出一种哲学思考,强调了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溪:自然的美景,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
- 芳蹊:美好的事物,象征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 醉客:人们对生活的热情,表现出对快乐的追求。
- 幽禽:孤独与思考,体现诗人在自然中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有意去哪个地方游玩?
-
诗中“醉客但多兴”中的“兴”指的是什么?
-
诗中提到的“芳蹊”指的是什么?
- A. 一条小河
- B. 一条香气四溢的小径
- C. 一片芳香的花海
- D. 一座山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虽然风格不同,但都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杜甫《春望》:表现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与梅尧臣的悠闲游玩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