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3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31:41
《依韵和雪窦山昙颖长老见寄》 梅尧臣
处山无厌山,林鸟正关关。
月入潭心白,花明谷口闲。
采薪能自至,流水不知还。
闻欲观沧海,高峰峻亦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静谧而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诗人身处高山之中,山的景色无穷无尽,林中鸟儿欢快地鸣叫。明月照入潭水,潭心显得格外清澈,花儿在山谷口静静绽放,显得悠闲自在。诗人提到,自己可以轻松地去采集柴火,溪水流淌却似乎不知归去。听说要去观赏辽阔的海洋,诗人愿意去攀登那高耸的山峰。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和绝句,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注重表现大自然的美和个人情感。
此诗创作于梅尧臣与雪窦山昙颖长老的交往期间,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峰的向往,同时也体现出禅宗的影响。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在山中感受到的宁静与清新,恰恰反映了他内心的淡泊与追求。诗的开头以“处山无厌山”引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无尽向往,表达出一种“山不厌我”的心态,仿佛在说:只要有山,自己就愿意在此长久停留。
接着,诗中描绘了鸟儿的鸣叫、明月照潭、花开山谷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山中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些细节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闻欲观沧海,高峰峻亦攀”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更高更远的追求和探索精神。即便是身处静谧的山中,诗人内心仍然渴望去看更广阔的世界,体现了人们对未知的向往与探索的勇气。
整首诗以对自然的热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自由的生活态度。
诗中“处山无厌山”是什么意思?
A. 对山的厌倦
B. 对山的热爱
C. 对生活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月入潭心白”是为了表现什么?
A. 月光的明亮
B. 潭水的清澈
C. 自然的宁静
“闻欲观沧海,高峰峻亦攀”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无奈
B. 对未知的向往
C. 对生活的满足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梅尧臣的《依韵和雪窦山昙颖长老见寄》,感受其中的自然美与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