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0:32
垂虹亭
作者:陈直卿 〔宋代〕
西望洞庭突兀,
东连仙里人家。
笑指阑干三百,
醉来就此乘槎。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垂虹亭的所见所感。向西望去,洞庭湖的景色显得格外壮丽;向东望去,又能看到如仙境般的人家。诗人笑着指着那三百个栏杆,醉意朦胧之中,心中幻想着乘着木筏畅游于湖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直卿,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体现了对山水的热爱与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次游览洞庭湖时写成,借助自然景观表达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垂虹亭》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洞庭湖和周边人家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恬淡宁静的生活情怀。开篇“西望洞庭突兀”即营造出一种雄伟壮丽的景象,令人心生敬畏;而“东连仙里人家”则引入了人文景观,形成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笑指阑干三百”一句,表现了诗人在亭中闲适的心态,通过指点栏杆的动作,仿佛是在与自然进行对话,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而“醉来就此乘槎”则是全诗的高潮,传达出诗人渴望远离尘世纷扰,追求自由自在的愿望。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人生态度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宁静、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陈直卿的《垂虹亭》和李白的《庐山谣》,两首诗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庐山谣》更多地强调了山的雄伟与壮丽,而《垂虹亭》则注重于湖光山色的和谐美,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