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6:13
有女有女清且淑,学母晓妆颜如玉。
忆昔狼狈走空谷,不得还家收骨肉。
关河丧乱多杀戮,白日驱人夜烧屋。
一双白璧委沟渎,日暮潜行向天哭。
呜呼七歌兮歌不足,魂招不来泪盈掬。
有位女子清雅而淑德,仿佛学习了母亲的妆容,面容如玉。
回忆起往昔狼狈逃走在空旷的山谷,无法回到家中收拾亲人遗骨。
边关动荡不安,杀戮频繁,白天驱赶人们,夜晚纵火烧屋。
一双白璧(女子的遗体)被丢弃在沟渠,傍晚时分我悄悄走向天哭泣。
哎呀,七首歌唱来却不够,魂魄招不来,泪水满盈双手。
汪元量,字子昇,号浮丘道人,生于南宋时期。他以诗歌闻名,尤其擅长抒情,常通过个人的感受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表达对人生、战争、家国的思考。
《浮丘道人招魂歌》创作于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深受战乱影响,目睹了战争带来的生离死别,激发了他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与思念。
《浮丘道人招魂歌》是一首充满悲伤与思索的诗作,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一位女子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给生活带来的无尽创伤。诗的开头,通过对女子清雅容貌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但随后转入对往昔狼狈逃亡的回忆,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出生活的残酷与无常。
中间部分描绘了战乱中的惨状,关河之间的杀戮与纵火,使得整首诗的氛围愈加沉重,诗人以“白璧”象征女子的遗体,表达了对亡者的无尽怀念和对生者的哀痛。最后以“魂招不来,泪盈掬”作为结尾,显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绝望,强调了人们在战乱中失去亲人后深切的痛苦。
整首诗以抒情为主,配合细腻的描绘,将战争带来的悲惨境遇生动展现,令人感同身受,唤起对人性、生命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战争带来的生离死别的深切反思,展现了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无奈与痛苦,呼唤着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传达出诗人对战争与离散的深刻反思。
《浮丘道人招魂歌》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用“白璧”象征什么?
A. 美丽
B. 生命
C. 遗体
D. 家庭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爱情
B. 战争带来的痛苦
C. 自然风光
D. 个人成长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浮丘道人招魂歌》同样描写了战乱带来的痛苦,但杜甫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存亡,而汪元量则更多地体现个人的情感与思念。两者都展现了深刻的社会关怀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