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3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37:06
济城春望
作者: 王安舜 〔明代〕
二月三月倏忽过,
桃花杏花参差开。
家怜蝶梦三千里,
肠断莺声十二回。
缓颊懒谈天下事,
知心惟有掌中杯。
当门五树长条发,
待我青青归去来。
二月和三月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桃花和杏花交错着盛开。
我家里惦念着你,梦中蝶儿飞行三千里,
听到黄莺的叫声,不禁肠断,想念已十二遍。
我懒得谈论世间的种种事情,
心中所知的,只有手中这杯酒。
门前五棵柳树长得枝条摇曳,
期待着我归来时,依旧是那青青的模样。
作者介绍:
王安舜,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作品常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著称。在他的作品中,常能感受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济城春望》创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在春光明媚的季节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诗中的情感融合了春天的生机和离别的惆怅,展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济城春望》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与抒发思乡情感的诗作。开头两句“二月三月倏忽过,桃花杏花参差开”,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春日的匆匆流逝和花朵争相开放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接下来的“家怜蝶梦三千里,肠断莺声十二回”则通过蝶梦和莺声的细腻描写,传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情感浓烈而真挚。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表达了对世事的疲惫与无奈,选择在酒杯中寻找知音,这种对生活的消极态度又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最后两句“当门五树长条发,待我青青归去来”则带有一丝希望,期待归来的春天依旧美好,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的重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思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充分体现了明代诗人的审美追求与情感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与个人的思乡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深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桃花”和“杏花”是用来象征什么的?
A. 思乡之情
B. 春天的美丽
C. 离别的伤感
诗人“懒谈天下事”是出于怎样的心态?
A. 对世事的热衷
B. 对世事的漠然
C. 对世事的好奇
诗中提到的“掌中杯”象征什么?
A. 对生活的享受
B. 对家乡的思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与王安舜的《济城春望》在思乡主题上有相似之处,前者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思乡情,后者则通过春天的生机与个人的情感交织,形成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以上是关于《济城春望》的详细解析和学习资料,希望对你的理解和学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