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2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21:08
登泰山
王安舜 〔明代〕
泰山东望走群龙,
直上天门第一峰。
泉壑晴霞开罨画,
长空飞雨洗芙蓉。
残碑莫辩秦时字,
断简曾埋汉武封。
览胜欲摅天下目,
不知身在古鸿濛。
登上泰山向东望去,
群山如龙蜿蜒延展,
我直奔天门的最高峰。
泉水与山谷在晴空下如画展开,
长空中飞雨冲刷着芙蓉。
残存的碑文已难辨秦朝的字迹,
断简也曾埋藏在汉武帝的封地。
游览胜景想要一览天下,
却不知自己身处于古代的迷蒙之中。
王安舜,明代诗人,生于松江,后迁至扬州。他的诗歌风格受到唐诗的影响,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多有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登泰山》创作于王安舜游览泰山时,结合了他对自然壮丽景色的感受与对历史沧桑的思考。在登高望远的过程中,感受到人与自然、历史的关系,表达了对壮美景色的赞叹及对历史的追忆与反思。
王安舜的《登泰山》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山水诗。整首诗通过对泰山景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思考。开篇“泰山东望走群龙”,即以宏大的气势引入,描绘泰山的雄伟与绵延,喻示着壮丽的自然景观。接着“直上天门第一峰”表现出诗人攀登的决心与对高峰的向往。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泉壑晴霞开罨画,长空飞雨洗芙蓉”运用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泰山上美丽的自然风光,仿佛将读者带入一幅精美的画卷之中。诗中通过“残碑莫辩秦时字,断简曾埋汉武封”两句,交代了历史的沉淀与沧桑,提醒人们在欣赏自然的同时,也要思考历史的变迁。
最后两句“览胜欲摅天下目,不知身在古鸿濛”,则是诗人的哲理升华,表达了人们在欣赏壮丽景色时,往往会忽略自身的处境与历史的厚重。整首诗不仅抒发了对泰山的赞美,也引发了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恰如其分地体现了王安舜的诗歌风格和思想深度。
该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人与自然、历史之间的关系,同时引发对人生、历史沧桑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历史的敬畏。
泰山的最高峰被称为?
A. 天门
B. 华山
C. 阴山
D. 夷陵
诗中提到的残碑最难辨认的是什么朝代的字?
A. 汉朝
B. 秦朝
C. 唐朝
D. 宋朝
“长空飞雨洗芙蓉”中的“飞雨”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变化
B. 诗人的心情
C. 生命的轮回
D. 对历史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