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泰山

《登泰山》

时间: 2025-05-06 18:21:08

诗句

泰山东望走群龙,直上天门第一峰。

泉壑晴霞开罨画,长空飞雨洗芙蓉。

残碑莫辩秦时字,断简曾埋汉武封。

览胜欲摅天下目,不知身在古鸿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21:08

原文展示:

登泰山
王安舜 〔明代〕

泰山东望走群龙,
直上天门第一峰。
泉壑晴霞开罨画,
长空飞雨洗芙蓉。
残碑莫辩秦时字,
断简曾埋汉武封。
览胜欲摅天下目,
不知身在古鸿濛。

白话文翻译:

登上泰山向东望去,
群山如龙蜿蜒延展,
我直奔天门的最高峰。
泉水与山谷在晴空下如画展开,
长空中飞雨冲刷着芙蓉。
残存的碑文已难辨秦朝的字迹,
断简也曾埋藏在汉武帝的封地。
游览胜景想要一览天下,
却不知自己身处于古代的迷蒙之中。

注释:

  • 泰山:中国五岳之一,象征着高大和雄伟。
  • 天门:指的是泰山上的一处著名山峰。
  • 泉壑:泉水与山谷,形容自然景色。
  • 晴霞:晴天的云彩,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象。
  • 芙蓉:荷花,象征清丽脱俗。
  • 残碑:指古代遗留的碑文,可能因风化而模糊。
  • 秦时字:指秦朝时的文字,历史悠久。
  • 汉武封:指汉武帝时期封地的遗址。
  • 览胜:游览美景,欣赏风光。
  • 古鸿濛:形容古代的模糊或不清晰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舜,明代诗人,生于松江,后迁至扬州。他的诗歌风格受到唐诗的影响,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多有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登泰山》创作于王安舜游览泰山时,结合了他对自然壮丽景色的感受与对历史沧桑的思考。在登高望远的过程中,感受到人与自然、历史的关系,表达了对壮美景色的赞叹及对历史的追忆与反思。

诗歌鉴赏:

王安舜的《登泰山》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山水诗。整首诗通过对泰山景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思考。开篇“泰山东望走群龙”,即以宏大的气势引入,描绘泰山的雄伟与绵延,喻示着壮丽的自然景观。接着“直上天门第一峰”表现出诗人攀登的决心与对高峰的向往。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泉壑晴霞开罨画,长空飞雨洗芙蓉”运用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泰山上美丽的自然风光,仿佛将读者带入一幅精美的画卷之中。诗中通过“残碑莫辩秦时字,断简曾埋汉武封”两句,交代了历史的沉淀与沧桑,提醒人们在欣赏自然的同时,也要思考历史的变迁。

最后两句“览胜欲摅天下目,不知身在古鸿濛”,则是诗人的哲理升华,表达了人们在欣赏壮丽景色时,往往会忽略自身的处境与历史的厚重。整首诗不仅抒发了对泰山的赞美,也引发了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恰如其分地体现了王安舜的诗歌风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泰山东望走群龙:描绘泰山向东可见的群山,形象化地将群山比作蜿蜒的龙,表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
  2. 直上天门第一峰:表达诗人登高的雄心,直指泰山的最高峰,象征追求卓越的精神。
  3. 泉壑晴霞开罨画:描绘了晴空下,泉水与山谷间的美丽画面,充满了生机与色彩。
  4. 长空飞雨洗芙蓉:长空中的雨水清洗着荷花,展现出自然的洗礼与清新。
  5. 残碑莫辩秦时字:古碑的字迹已模糊,表明历史的久远与不易辨认。
  6. 断简曾埋汉武封:提及汉武帝时期的遗址,暗示历史的深厚与沧桑。
  7. 览胜欲摅天下目:表达了游览胜景的渴望,想要一览天下的豪情。
  8. 不知身在古鸿濛:在欣赏壮丽景色的同时,反思自身的处境与历史的迷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走群龙”比喻群山,形象生动。
  • 对仗:如“泉壑晴霞”与“长空飞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连续的名词和动词,增强了表达的力量。

主题思想:

该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人与自然、历史之间的关系,同时引发对人生、历史沧桑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历史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泰山:象征着高大、雄伟,代表自然的伟力与精神。
  • 群龙:隐喻山脉的形态,表现出自然的生动与活力。
  • 泉壑:代表生命与活力,象征自然的滋润。
  • 晴霞:晴天的云彩,代表美好的自然状态。
  • 芙蓉:象征清丽脱俗,代表诗人对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泰山的最高峰被称为?
    A. 天门
    B. 华山
    C. 阴山
    D. 夷陵

  2. 诗中提到的残碑最难辨认的是什么朝代的字?
    A. 汉朝
    B. 秦朝
    C. 唐朝
    D. 宋朝

  3. “长空飞雨洗芙蓉”中的“飞雨”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变化
    B. 诗人的心情
    C. 生命的轮回
    D. 对历史的感叹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望岳》——杜甫:同样描绘了壮丽的山岳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思考。
  • 《登高》——王之涣:以高处的视角抒发对大自然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安舜的《登泰山》与王之涣的《登高》都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于历史的思考,后者则更注重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元明清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都漕适至作诗相庆次韵 荻华渚 邓器先北窗 代人上平江徐郎五首 代常州请平江郑侍郎 次赵有翼简徐圣可元韵 次韵谢郑仲南惠诗二首 次韵翁士秀雪再作 次韵翁士秀见赠二首 次韵翁士秀病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连霖 爪字旁的字 贪爱 感恩荷德 楚掠 记问之学 由开头的成语 力字旁的字 谌义 善马熟人 巳字旁的字 乙字旁的字 龙墀 覆亡无日 矛盾重重 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