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2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22:33
作者: 刘峻 〔南北朝〕
类型: 古诗词
鼓枻浮大川,延睇洛城观。
洛城何郁郁,杳与云霄半。
前望苍龙门,斜瞻白鹤馆。
槐垂御沟道,柳缀金堤岸。
迅马晨风趋,轻舆流水散。
高歌梁尘下,縆瑟荆禽乱。
我思江海游,曾无朝市玩。
忽寄灵台宿,空轸及关叹。
仲子入南楚,伯鸾出东汉。
何能栖树枝,取毙王孙弹。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州还入石头的旅途中,目睹的自然景色与城镇风光。
我驾着小船在大河上漂流,远远地望着洛阳城。
洛阳城是多么繁荣,简直与云霄相接。
我向前望去是苍龙门,侧目便看见白鹤馆。
槐树低垂的枝条在御沟边,柳树装点着金色的堤岸。
迅速的马匹迎着晨风奔跑,轻便的车子随着溪水缓缓散去。
我在尘土飞扬的梁上高歌,琴声在荆棘丛中荡漾。
我思念江海的游历,曾经不曾在朝市中游玩。
忽然寄宿在灵台,空自叹息着路途的艰辛。
仲子(仲尼)曾入南楚,伯鸾(伯乐)也曾出自东汉。
何以能栖息在树枝上,难道是被王孙的箭射中?
作者介绍:
刘峻,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其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景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江山分裂、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游历,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沉思。
刘峻的《自江州还入石头诗》是一首情景交融、意蕴深远的古诗。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与思绪。起初,诗人通过“鼓枻浮大川,延睇洛城观”引入,营造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气氛。在对洛城的描绘中,诗人运用了“何郁郁,杳与云霄半”这样的句子,表现出洛阳的繁华与高远,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接下来的景象则转向了苍龙门和白鹤馆,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槐树、柳树的描写不仅增添了画面感,也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诗中“迅马晨风趋,轻舆流水散”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旅途的悠闲与惬意。
然而,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开始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我思江海游,曾无朝市玩”道出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借用历史人物仲子与伯鸾的典故,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敬仰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形成了情感的升华。
整首诗描绘了丰富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历史文化,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的优秀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历史,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奈的感慨,体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忧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苍龙门”最可能指的是:
A. 一座名山
B. 一条河流
C. 一座城市
D. 一处名胜
“何能栖树枝”中“栖”字的意思是:
A. 休息
B. 飞翔
C. 栖息
D. 安静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仲子是指:
A. 孟子
B. 孔子
C. 荀子
D. 庄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