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2:4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2:48:53
西山望海
作者: 何霟 〔清代〕
木脱山高眼了然,更当晴午不生烟。
明明海色遥含日,白白霜痕竫贴天。
无那崖门思往事,若为蓬岛挟飞仙。
平生几许乘桴意,尽在临风引领前。
这首诗描绘的是站在高耸的西山上,眼前的景色一览无余,尤其在晴朗的午后,空气清晰无雾。远处的海面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天际的霜痕似乎与天空融为一体。在这崖门之下,思绪回荡着往日的种种,仿佛可以乘着蓬莱仙岛的云雾而去。想想我这一生,多少次有乘船出海的梦想,现在在这迎风的时刻再度浮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何霟,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何霟游览西山时,受景色启发,表达了对大海的向往及人生理想的思考。
《西山望海》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篇,作者以“木脱山高眼了然”点明视野的开阔,暗示着诗人心境的澄明。接下来的“明明海色遥含日”则借助大海与阳光的映照,传达出一种明亮而温暖的情感,象征着希望与光明。
诗中提到的“无那崖门思往事”,引人遐想,似乎在回忆过去的经历,带有一丝伤感与惆怅。这种对往事的思索与怀念,与后文的“若为蓬岛挟飞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仿佛在寻找一种超越现实的存在。
最后,诗人以“平生几许乘桴意,尽在临风引领前”结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尽管有过往的回忆,依然要勇敢追寻理想,迎风前行。这一层次的情感变化,使得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反思,展现了清代诗人对生活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木脱山高眼了然”意为:
A. 山很低
B. 视野开阔
C. 山很远
答案:B
“明明海色遥含日”中“含日”表示:
A. 包含
B. 映照
C. 遮挡
答案:B
诗中提到的“蓬岛”象征:
A. 理想生活
B. 现实
C. 苦难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