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6:05
惜双双
作者: 贺铸
皎镜平湖三十里。
碧玉山围四际。
莲荡香风里。
彩鸳鸯觉双飞起。
明月多情随柁尾。
偏照空床翠被。
回首笙歌地。
醉更衣处长相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湖泊,湖面如镜,宽广到三十里,四周被碧绿的山环绕。在莲花荡漾的清香中,一对彩色的鸳鸯突然飞起。明亮的月光跟随着小船的尾巴,偏偏照耀着空荡荡的床铺和翠绿色的被子。回首往日的笙歌之地,醉酒之后换衣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鸳鸯”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用来象征夫妻或情侣之间的爱情。诗中提到的“明月”和“笙歌”则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寓意着美好的回忆和浪漫的情感。
贺铸(约1052年-1126年),字承天,号三潭,南宋词人,擅长写词,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他在词坛上以豪放、清丽的风格闻名,与李煜等词人共同推动了词的发展。
《惜双双》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作者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象,反映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爱情的向往。
《惜双双》是一首充满了诗意和情感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的美丽和爱情的甜蜜。开头的“皎镜平湖三十里”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湖面,湖水如镜,四周环绕着青翠的山,营造出一个理想的场景。随着诗句的推进,莲花摇曳、生香的细节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生命力,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当“彩鸳鸯觉双飞起”时,鸳鸯的出现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也象征着爱情的自由与欢快。接下来的“明月多情随柁尾”,月光与小船的结合,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对过往欢愉时光的依恋。最后两句“回首笙歌地,醉更衣处长相记”则表现出对曾经欢乐时光的深刻怀念,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爱情的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艺术才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美景的描绘与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爱情的向往,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甜蜜的回忆。
《惜双双》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诗中“彩鸳鸯觉双飞起”中,鸳鸯象征什么?
“明月多情随柁尾”中,柁尾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