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踏莎行 景梅九出示旧词,有瞒愁介向梦寻欢,醒来却被愁知道之句。依调和一阕

《踏莎行 景梅九出示旧词,有瞒愁介向梦寻欢,醒来却被愁知道之句。依调和一阕》

时间: 2025-04-29 21:27:21

诗句

白社荒寒,红楼黯淡。

我来却喜君身健。

安神长近圣人居,忧时懒避獧儿面。

影事成尘,流光似电。

浮生一梦元非远。

老年犹为少年忙,旧愁偶逐新愁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27:21

原文展示

踏莎行

白社荒寒,红楼黯淡。我来却喜君身健。
安神长近圣人居,忧时懒避獧儿面。
影事成尘,流光似电。浮生一梦元非远。
老年犹为少年忙,旧愁偶逐新愁见。


白话文翻译

在荒凉的白社中寒风萧瑟,红楼的景象也显得暗淡无光。尽管我来到这里却因你身体健康而感到欣喜。
我常常希望能安宁地接近圣人,然而却懒得去面对忧虑与烦恼。
往事如烟,时光流逝如闪电,浮生一梦其实并不遥远。
即使到了老年,我仍然忙于像少年一样,而旧愁又在不经意间被新愁所替代。


注释

  • 白社:指白社饮酒的场所,常为文人聚会之地。
  • 红楼:比喻繁华的场景或女子的居所。
  • 安神:心情安宁。
  • 獧儿:可能指小动物,象征着烦恼。
  • 浮生一梦:指虚幻的人生,人生如梦。
  • 旧愁新愁:旧的烦恼和新的烦恼交替而来。

典故解析

“浮生一梦”出自《庄子》,表达了人生短暂、如梦幻般的哲理。诗中提到的“圣人”则可能指代古代智慧的象征,表达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章士钊(1890-1979),字君德,号希声,重庆人。现代著名的诗人、教育家,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与创作。他的诗风常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章士钊晚年,正值中国社会变迁时期,诗人对人生的感悟愈加深刻。诗中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章士钊的《踏莎行》通过描写景物与内心情感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以“白社荒寒,红楼黯淡”描绘了一个萧条的环境,给人以寒冷、孤独的感觉,仿佛在反映着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失落。然而,接下来的“我来却喜君身健”又透露出一丝温暖与欣慰,表现了诗人对朋友健康的喜悦,这种情感的碰撞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矛盾与张力。

接着,诗人在“安神长近圣人居”中渴望逃避现实,追求内心的宁静,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忧时懒避獧儿面”的无奈,表达了对烦恼的无可奈何。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影事成尘,流光似电”进一步深化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人生如梦,短暂而易逝,诗人感叹“老年犹为少年忙”,揭示了无论年纪如何,人们总是被生活的琐事所困扰,旧愁和新愁交替上演,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疲惫感。

整首诗在描写景物的同时,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展示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哲理,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社荒寒,红楼黯淡:描绘了一幅萧瑟的景象,暗示内心的孤寂。
  2. 我来却喜君身健:表达了对朋友健康的欣喜,展现诗人温暖的一面。
  3. 安神长近圣人居:渴望内心的宁静与安宁,向往理想的生活。
  4. 忧时懒避獧儿面:无奈地面对现代社会的烦恼与忧愁。
  5. 影事成尘,流光似电:感叹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6. 浮生一梦元非远:人生如梦,短暂而虚幻,反映哲学思考。
  7. 老年犹为少年忙:揭示了无论年龄如何,生活的琐事仍在困扰着人。
  8. 旧愁偶逐新愁见:旧的烦恼与新的烦恼交替,让人感到无尽的疲惫。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白社荒寒,红楼黯淡”,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人生比作梦,表现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 排比:通过“旧愁偶逐新愁见”加深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景物与内心情感的对立,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健康与生命的珍视,以及对烦恼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深刻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社:象征聚会与友谊的场所,体现人际关系的温暖。
  • 红楼:象征繁华与美好,反衬现实的苍凉。
  • 圣人:代表理想境界,体现人对智慧与宁静的向往。
  • 浮生:象征人生的短暂,承载着哲学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社”指的是: A. 饮酒场所
    B. 学校
    C. 宗教场所
    D. 商业中心

  2. 诗人对“忧时懒避獧儿面”的态度是: A. 积极面对
    B. 无奈接受
    C. 逃避现实
    D. 忽视烦恼

  3. 诗中的“浮生一梦”表达的是什么观点? A. 人生无常
    B. 人生美好
    C. 人生充实
    D. 人生悠闲

答案: 1.A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描绘了动荡时代中的忧国情怀。
  • 《登高》(杜甫):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春望》与《踏莎行》:两者都表现了对现实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春望》更侧重于国家的忧虑,而《踏莎行》则更关注个人的内心情感。

参考资料

  • 《章士钊诗文集》
  • 《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呈曾仲躬侍郎 杂兴 偶书 其一 杂兴 寄春膏牋与何同叔监簿因居古体 渔父词 其二 蔬饭 书叶轩 咏千叶缃梅 其一 南湖有鸥成群里闾间云数十年未尝见也实尘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口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包含烈的词语有哪些 二竖为虐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豕字旁的字 鱼贯而进 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鼻字旁的字 持人长短 暮来朝去 清炒 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疑团满腹 巾字旁的字 息肩 专愎 青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