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踏莎行 题明叶绸鸳鸯梦传奇崇祯丙子刻本

《踏莎行 题明叶绸鸳鸯梦传奇崇祯丙子刻本》

时间: 2025-04-30 06:06:14

诗句

英宪传经,光威联句。

一家词赋堪千古。

谁知中女更多才,铜驼别有伤心处。

紫玉成烟,红箫未谱。

一痕断砚留眉妩。

仙盟佛证总无聊,薰风独据珊瑚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06:14

原文展示:

英宪传经,光威联句。一家词赋堪千古。谁知中女更多才,铜驼别有伤心处。紫玉成烟,红箫未谱。一痕断砚留眉妩。仙盟佛证总无聊,薰风独据珊瑚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英宪(指英才)传承经典,光威(指光辉的威名)相互交织,仿佛一家人创作的词赋可以流传千古。然而,谁能想到这位才女的才华更为出众,她的内心却藏有伤痛。紫玉化作烟雾,红箫尚未谱写乐曲,似乎留下了断砚的痕迹,映衬出她的妩媚。神仙的盟约和佛的证言都显得无聊,只有薰风独自依偎在珊瑚树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英宪:指有才华的人,通常指英俊或有才德的人。
  • 光威:光辉的威名,形容声望显赫。
  • 中女:指优秀的女性,才华出众的女子。
  • 铜驼:古代指代离别,象征伤感。
  • 紫玉:象征美好而珍贵的事物,化作烟雾暗示虚幻。
  • 红箫:用来比喻音乐或情感的表达。
  • 断砚:形容诗人的才情与苦闷。
  • 仙盟佛证:指神秘的誓言与承诺,表明一种无聊而空虚的状态。
  • 薰风:温暖的春风,象征柔和的情感。

典故解析:

  • 紫玉成烟:紫玉通常象征着美丽和珍贵,成烟则暗指美好的事物易逝。
  • 铜驼:出自古诗,表示离别的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廷式(生卒年不详),字子昊,号隐白,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词赋,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歌往往情感细腻,富有浓厚的文人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崇祯年间,当时社会动荡,文人对生活的感悟更加深刻,诗中流露出对才女的赞美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踏莎行》展现了文廷式对才女的赞美与对人世间情感的深刻思考。首句中提到的“英宪传经,光威联句”,展示出文人之间的交流与传承,突显了文化的延续性;而接下来的“谁知中女更多才”则将目光转向女性,尤其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忽视的才华女性,诗人用“铜驼别有伤心处”表达了对她们心灵深处孤独与伤感的同情。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中的“紫玉成烟,红箫未谱”通过色彩和声音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缥缈的美感,仿佛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无奈。结尾的“仙盟佛证总无聊,薰风独据珊瑚树”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虚无承诺的失落感,薰风与珊瑚树的意象,进一步烘托出一种淡淡的孤独与无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文廷式对女性才华的赞美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清代文人的情怀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英宪传经,光威联句。”——描述了文人之间的经典传承与影响。
  2. “一家词赋堪千古。”——强调了共同创作的成就,足以流传千古。
  3. “谁知中女更多才,”——转向女性,强调她们的才华与价值。
  4. “铜驼别有伤心处。”——用“铜驼”暗示离别和伤感。
  5. “紫玉成烟,红箫未谱。”——以紫玉和红箫描绘美好而虚幻的事物。
  6. “一痕断砚留眉妩。”——用“断砚”象征才情的苦闷。
  7. “仙盟佛证总无聊,”——神秘的誓言显得空洞无物。
  8. “薰风独据珊瑚树。”——表现孤独,薰风与珊瑚树形成鲜明对比,深刻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紫玉成烟”象征虚幻的美好。
  • 对仗:如“英宪”“光威”,展示了对称与和谐。
  • 拟人:如“薰风独据”,赋予风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女性才华的赞美及对人世间情感的思考,表现出才女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玉:象征珍贵与美好,传达出一种虚幻的美。
  • 红箫:代表音乐与情感,暗示未能表达的情感。
  • 铜驼:象征离别与伤感。
  • 薰风:温暖的春风,象征柔和的情感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铜驼”象征什么?

    • A. 美好
    • B. 离别与伤感
    • C. 喜悦
    • D. 繁荣
  2. “紫玉成烟”中的“紫玉”象征的是?

    • A. 财富
    • B. 美好而虚幻的事物
    • C. 权力
    • D. 忍耐
  3. 诗中提到的“薰风”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冷酷
    • B. 温暖与孤独
    • C. 喧闹
    • D. 纷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女性情感的细腻刻画,而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则在情感上有着相似的沉思与感伤,展现了同样的孤独与美感。两者在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但都体现出清代文人对人生无常与情感复杂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
  2. 《古典文学概论》
  3. 《文廷式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二老堂 冬至小雨踏泥出谒 冬至后雪 大雄寺陈朝桧 大人筑室将毕道祖亦作宅基治园作四诗示道祖 大人筑室将毕道祖亦作宅基治园作四诗示道祖 大人筑室将毕道祖亦作宅基治园作四诗示道祖 大人筑室将毕道祖亦作宅基治园作四诗示道祖 大人游千金张仲宗以守舍不得侍行用仲宗韵二 大人游千金张仲宗以守舍不得侍行用仲宗韵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天驷 斗字旁的字 招贤 品而第之 嘘咻 包含鲊的词语有哪些 帷幕不修 六耳 简而言之 双人旁的字 在人耳目 釆字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赤条精光 抱开头的成语 包含帆的成语 优游自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