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踏莎行 西村邻叟饷予梅子豆荚玫瑰蔷薇满器赋此谢之

《踏莎行 西村邻叟饷予梅子豆荚玫瑰蔷薇满器赋此谢之》

时间: 2025-05-07 22:26:48

诗句

北郭浇花,南山种豆。

筠篮入市纷如绣。

半肩爱惹蜂蝶争,一生怕听蛟龙斗。

问讯邻翁,寄声溪友。

向时风景依稀否。

前村渡已绿多时,野桥梅定黄如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6:48

原文展示:

北郭浇花,南山种豆。
筠篮入市纷如绣。
半肩爱惹蜂蝶争,
一生怕听蛟龙斗。
问讯邻翁,寄声溪友。
向时风景依稀否。
前村渡已绿多时,
野桥梅定黄如旧。


白话文翻译:

在北边的村郭里浇灌花卉,南山上则种植豆子。
提着竹篮入市,纷纷如绣般美丽。
肩上半担花卉,惹来蜂蝶争相飞舞,
我一生都怕听到蛟龙的争斗。
我向邻村的老翁询问,寄托问候给溪边的朋友。
不知当年那风景是否依然如故。
前村的渡口早已绿意盎然,
野桥上的梅花仍旧是那样的黄。


注释:

  • 北郭:指北边的村落。
  • 南山:指南边的山。
  • 筠篮:竹制的篮子。
  • 纷如绣:形容市场上繁忙而美丽的景象。
  • 蛟龙:传说中的龙,象征争斗与竞争。
  • 邻翁:邻村的老人。
  • 溪友:在溪水旁的朋友。
  • 前村渡:指前村的渡口。
  • 黄如旧:指梅花的颜色依然如往昔。

典故解析:

无明显典故涉及,但诗中提到的蛟龙与蜂蝶可看作对自然与人世纷争的隐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清代诗人,字彭年,号白云,生于明末,卒于清初。他的诗歌风格受南宋词的影响,擅长描绘自然景致和人情风貌。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眷恋,以及对人际关系的重视,表达了闲适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踏莎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以“北郭浇花,南山种豆”展现了田园的宁静与和谐,仿佛可以听到花开的声音,看到豆苗的生长,给人一种自然的美感。接下来的“筠篮入市纷如绣”则把这份宁静带入了生活的繁忙,市场的热闹与自然的恬静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感受。

“半肩爱惹蜂蝶争”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花儿吸引了蜜蜂与蝴蝶,象征着生命的繁盛与活力。然而,紧接着“一生怕听蛟龙斗”,则表现出诗人对纷争与争斗的厌倦,渴望宁静的生活。

“问讯邻翁,寄声溪友”中,诗人向邻村的老人询问,寄托对朋友的思念,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向时风景依稀否”则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最后两句“前村渡已绿多时,野桥梅定黄如旧”,描绘了时光的流转与自然景观的变化,虽然梅花的颜色依然如故,但人事已非,诗人心中难免生出几分惆怅。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情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既恬静又略带感伤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寄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北郭浇花,南山种豆:描绘乡村的田园风光,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2. 筠篮入市纷如绣:描写市场的繁忙,展现生活的多彩。
  3. 半肩爱惹蜂蝶争: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的生机与美好。
  4. 一生怕听蛟龙斗:表达对争斗与纷争的厌倦,渴望宁静。
  5. 问讯邻翁,寄声溪友: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思念之情。
  6. 向时风景依稀否: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
  7. 前村渡已绿多时:描绘时光流逝,景色的变化。
  8. 野桥梅定黄如旧:表现对时光的无奈与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蜂蝶争”,将自然景象与生活的繁华结合。
  • 对仗:如“北郭浇花,南山种豆”,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自然以情感的方式呈现,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纷争的厌倦,同时在时光的流逝中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是一曲对自然与人情的赞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北郭:象征乡村的宁静。
  2. 南山:代表自然的丰饶。
  3. 筠篮:象征生活的细腻与美好。
  4. 蜂蝶:象征生命的活力与美丽。
  5. 蛟龙:象征争斗与竞争。
  6. 邻翁:代表人际关系的温暖。
  7. 梅花:象征岁月的流逝与怀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北郭浇花,南山种豆”所描绘的场景主要是: A. 繁华的市场
    B. 宁静的乡村
    C. 繁忙的城市

  2. “一生怕听蛟龙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纷争的厌倦
    C. 对自然的向往

  3. 诗中“问讯邻翁,寄声溪友”体现了什么情感? A. 思念与关心
    B. 愤怒与争斗
    C. 忧伤与无奈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比较陈维崧的田园诗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纷争的逃避,然而陶渊明更侧重于对理想桃源的描绘,陈维崧则更贴近现实生活的细腻观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维崧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分析》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相关查询

喜迁莺 喜迁莺·欲明真趣 喜迁莺 寿大人四月七日 喜迁莺(谢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用韵为谢) 喜迁莺·鸠雨细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喜迁莺·晓月坠 八声甘州 为郑霁林题其先德辅堂吴淞放艇图 八声甘州 癸亥七月既望,夜景冥郁,略无尘秽,同袁兰村登江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戊的词语有哪些 取譬引喻 木字旁的字 爱憎无常 包含铸的成语 先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冷水浇头 张牙切齿 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鱼字旁的字 胶乳 仿造 薪桂米珠 亚门 人怨神怒 弓字旁的字 财殚力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