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25
寄友人
作者: 刘珍
相别岂不易,相见良独难。
迢迢白云城,渺渺羊角山。
梦长觉道远,迹滞愁春残。
知音况何许,取琴为谁弹。
全诗翻译:
分别怎么会容易,重逢却是何等艰难。
远远的白云城,渺茫的羊角山。
梦中长觉得路途遥远,留下脚印的我愁苦于春天的残败。
知音又在何方,弹琴又为谁而奏?
作者介绍:
刘珍,元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与友人离别之际,表现了他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重逢的渴望。社会动荡的元代,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显得愈加珍贵。
《寄友人》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起初,诗人以“相别岂不易,相见良独难”开篇,直接点明了离别与重逢的艰难,情感真挚。接着,诗人绘制了一幅遥远的景象,白云城和羊角山象征着距离的遥远,也暗示着对友人不易见面的无奈。
在梦中感受到的孤独与遥远,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忧愁与不安。特别是“迹滞愁春残”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残败与时间的流逝,令人感到时光的无情与友谊的珍贵。最后一句“知音况何许,取琴为谁弹”,不仅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也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似乎在问:“若没有知音,我又为谁而奏琴呢?”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与对生活的感慨,读来令人心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念与离别的主题,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脆弱与珍贵,反映出对友谊的深切渴望和人生的无常。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相见”与“相别”的关系是什么?
诗人用什么意象来表现距离的遥远?
“知音况何许,取琴为谁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