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11:2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11:29:05
鲚鱼作贡重江乡,
御食珍奇例献尝。
咸晒随时应得所,
石坊界下喜朝阳。
这首诗描写了鲚鱼作为贡品在重江乡的珍贵性,皇帝的食物中往往会包含这种稀奇的美味。根据季节的不同,咸鱼的晒制也会有所变化,诗人在石坊下欣赏到朝阳的美景,心中自是欢喜。
本诗中的“贡”字体现了古代对贡品的重视,尤其是对于皇帝的食物。而“咸晒”则暗示了古代人们在保存食物方面的智慧,显示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方式。
沙曾达,近代诗人,生于清朝末年,曾在多地生活,创作了许多诗词,风格多样,常以自然和生活为题材,富有地方特色。
此诗创作于他对家乡风俗的怀念之中,反映了地方特产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鲚鱼作为贡品的珍贵,体现了地方特产的美好和生活的丰盈。开篇以“鲚鱼作贡重江乡”引入,直接点题,展现出江乡的特色。接下来的“御食珍奇例献尝”则将这一特产与皇帝的饮食联系在一起,进一步突出其珍贵性和重要性。第三句“咸晒随时应得所”则表现了诗人在生活中对这种特产的依赖与喜爱,暗示了在不同季节中,生活方式的变化。最后一句“石坊界下喜朝阳”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场景,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家乡特产的骄傲,也有对生活的热爱,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活画卷。
整首诗表达了对地方特产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鲚鱼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石坊”指什么?
诗人通过描写“朝阳”表达了什么情感?
可以将沙曾达的《南所巷》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描写了自然与生活的关系,但沙曾达更强调地方特产的独特性,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这些资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