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1:22
西塔
作者: 李彭
秋山何秀整,风磴颇峥嵘。
寺古残僧病,门深旧犬迎。
崖蜂将割蜜,涧鸟自呼名。
毳衲典刑在,萧然物外情。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山景,山势整齐秀丽,山路在风中显得陡峭而雄伟。古老的寺庙中,残留的僧人因病而显得苍老,寺门深邃,迎接来客的是一只熟悉的旧犬。崖边的蜜蜂正忙着采蜜,山涧中的鸟儿在自由地鸣叫。身穿袈裟的僧人遵循着戒律,内心却是超然物外的淡然情怀。
诗中未涉及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写寺庙生活和僧人情怀,展现了佛教文化与自然的和谐。
李彭,宋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作品多受禅宗思想影响,常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内心的宁静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游历山水之际,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独特理解。
《西塔》是一首细腻的山水诗,李彭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在诗的开头,作者以“秋山何秀整”引入,展现出秋季山色的整齐与秀美,暗示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随着转折,诗人描绘了古老寺庙的“残僧病”,不仅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反映了修行者在世俗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
接着,“崖蜂将割蜜,涧鸟自呼名”通过蜜蜂和鸟的形象,表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形成了对比,进一步衬托出寺庙中僧人的孤寂和内心的平静。最后两句“毳衲典刑在,萧然物外情”则是对僧人内心世界的深入剖析,尽管身在繁华的尘世,修行者却已超越了物质的纷扰,达到一种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描绘出自然之美和人类内心的哲思,展现了李彭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僧人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超然物外、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崖蜂将割蜜”中,蜜蜂的形象象征着:
A. 忙碌
B. 自由
C. 孤独
D. 受限制
诗人对寺庙中僧人的描写主要表达了:
A. 对繁华的向往
B. 对孤独的感慨
C. 对财富的渴望
D. 对年轻的追求
对比李彭的《西塔》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秋天的山水之美,但李彭更强调僧人的内心世界与超然情怀,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