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0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06:39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花木精神面面全,
谁将好景作南园。
栗留枝上春风思,
鶗鴃声中晓屐痕。
檐外梅礬兄及弟,
槛前竹鹤子生孙。
我今犹是数旬客,
遇意忺时即打门。
花草树木在春天中显得生机勃勃,
谁把这美好的景色当作南方的园子呢?
栗树上还留着春天的思绪,
晨晓时分,听到鶗鴃的叫声,留下了鞋子的痕迹。
檐外的梅花是兄弟,
槛前的竹子像鹤子那样生生不息。
我如今仍然是短暂的客人,
遇到心中所愿的时刻就敲门而入。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230-1290),字子安,号了翁,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书法家。其诗多描写自然,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亭,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亲密接触时的所思所感,体现了他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以优美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开头两句通过描绘花木的生机与美景,引出南园的意象,突显出自然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愉悦。中间的“栗留枝上春风思”不仅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也隐喻了人们对往事的追忆。而“鶗鴃声中晓屐痕”则通过晨晓的鸟鸣与鞋印,描绘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传递出一种亲切感与生活的美好。
后半部分的“檐外梅礬兄及弟,槛前竹鹤子生孙”则通过梅花和竹子,引发了诗人对生命延续的思考,表现出对家族和后代的期盼。最后两句是诗人的自我反思,表达了他作为短暂客人的心情,无论身处何地,都会在遇到美好时刻时,勇敢地走出门去迎接生活。
整首诗在意境上层层递进,从自然景象到个人情感,再到生命哲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合结构,展现了魏了翁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自然景象、生命延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面面全”指的是什么?
“晓屐痕”描绘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