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4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43:24
君有雪岩余雪坡,坡中雪少岩雪多。
试将二雪平章看,坡中雪比岩如何。
有人问我坡间雪,一色平铺寒玉洁。
夜深明月可中庭,化作冰壶底俱彻。
不如君岩雪更奇,怪松夭矫银龙垂。
倚岩一啸望清晓,千崖万壑俱瑶池。
莫将多少分优劣,只喜坡间同此雪。
芦花月色一样看,吾雪本来无欠缺。
群芳秃尽梅始花,同云羃羃天之涯。
蒲团竹屋坐听雪,春虫扑窗蟹行沙。
书来题作雪家契,最爱君书此三字。
世人爱热冷即嫌,我独与君同此嗜。
雪无彼此只一家,玉堂茅舍何等差。
红垆一片会真趣,藩篱剖破非封蜗。
雪堂仙伯骑鲸去,天台雪巢复何处。
与君分钓雪江寒,同唱孤舟蓑笠句。
你有雪岩和剩下的雪坡,坡上的雪少,而岩上的雪多。
试着把这两个地方的雪来比较,坡上的雪和岩上的雪,究竟哪种更好?
有人问我坡间的雪,都是一片洁白如寒玉。
夜深时明月照在庭院,似乎化作了冰壶,底下都透彻。
不如你的岩雪更奇特,怪松树像银龙一样垂下。
倚着岩石一声长啸,望向清晨,千崖万壑仿佛都是瑶池。
不要去分什么优劣,只喜爱坡间这同样的雪。
芦花和月色看起来都是一样的,我的雪本来没有缺陷。
百花凋零只有梅花开始绽放,和云雾缭绕的天边一样。
坐在蒲团竹屋里听雪,春虫在窗前扑打,蟹在沙滩上爬行。
书信寄来题作雪家的约定,最爱你写下的这三个字。
世人喜爱温暖而讨厌寒冷,而我独自和你享受这嗜好。
雪没有彼此之分,只有一个家,玉堂茅舍又算得了什么。
红酒一片会有真趣,篱笆剖开并非封闭蜗居。
雪堂的仙伯骑鲸而去,天台的雪巢又在何处?
和你一起在寒冷的雪江钓鱼,同唱孤舟的蓑笠之句。
作者介绍:姚勉,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物的幽美,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雪天,诗人通过对雪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反映出宋代文人注重情感交流的特点。
这首诗通过对比雪岩和雪坡的不同,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多样性和诗人独特的审美观。诗人在描绘雪的同时,也表达了个人情感与朋友之间的共鸣。诗中“君有雪岩余雪坡”开篇就引入了对比,接着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两者的特质一一列举。坡上的雪洁白如玉,岩上的雪则更具奇特之美,诗人并不执着于优劣之分,而是从中感受到了一种和谐的美。尤其在“夜深明月可中庭,化作冰壶底俱彻”一句中,月光下的雪宛如晶莹的冰壶,展现了雪的纯净与明亮。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更是借助周围自然景象,与友人分享这份宁静与快乐。冬虫春草、梅花初绽,都是自然轮回的象征,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深情。“我独与君同此嗜”一句,表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独特情谊与共同爱好,强调了在冬日雪景中彼此的默契与欣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结合自然与人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友谊的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雪景的独特欣赏和对友谊的珍视,突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倡导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雪岩”和“雪坡”分别代表什么?
诗人最爱友人书写的哪三个字?
诗中提到的“夜深明月可中庭”描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