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2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22:15
蝶恋花·伊人
作者: 曾廉 〔清代〕
夜雨焦窗灯一炷。
不悔孤居,只悔琼筵遇。
当日无言心已许。
人前解佩茫无绪。
扬子江边回棹处。
芦笋初生,又见飞芦絮。
芦絮漫天何处去。
伊人只隔江干树。
夜里下着雨,窗外的灯光只点燃了一炷香。
我并不后悔独自居住,只是后悔在琼筵上与你相遇。
那天我心已默默许诺,却无言表露。
在人前解下佩饰,心中却感到茫然无绪。
在扬子江边划船的地方,
芦笋刚刚发芽,又见飞舞的芦絮。
这漫天的芦絮究竟要飘向何处?
伊人只隔着江边的树木而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扬子江”指的是长江,古诗中常用来描写江南水乡的风光及情感。此处也暗示了诗人与伊人之间的距离感。
作者介绍
曾廉,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人情世态,尤其善于抒发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夜雨、江边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伊人的思念与无奈。
《蝶恋花·伊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清代文人的孤独与思念。在夜雨的映衬下,诗人坐在窗前,感受到浓厚的孤寂。词中用“焦窗”暗示出窗外雨水的倾泻与内心的焦虑,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情绪。诗人对琼筵的回忆充满遗憾,似乎在追忆那一刻的美好,却又因无言而遗憾。
“扬子江边回棹处”这一句通过地理位置的描写,加深了诗人与伊人之间的疏离。芦笋初生和飞芦絮的意象交织在一起,象征着生命的萌芽与无尽的离散。飞芦絮漫天而去,正如诗人与伊人之间的情感,虽近在咫尺却难以触及。
全词以“伊人”作为情感的核心,既是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也是对现实无奈的叹息。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与真挚的情感中,展现了孤独与思念交织的复杂心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飞芦絮”象征离愁,营造出一种漂泊的感觉。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及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伊人的思念与现实的无奈,揭示了人间情感的复杂与脆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琼筵”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宴席
B. 诗人的家
C. 江边的风景
答案:A
诗人对伊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A. 无所谓
B. 深切的思念
C. 轻松愉快
答案:B
“飞芦絮”象征着什么?
A. 幸福
B. 离散与无奈
C. 春天的希望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如梦令》与《蝶恋花·伊人》均表现了对往昔情感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倾向于柔美细腻,而曾廉的词则更显孤独与无奈。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上各有千秋,前者常用春花秋月,后者则多用江河湖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