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05
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
万俟咏 〔宋代〕
恨莺花渐老,但芳草绿汀洲。
纵岫壁千寻,榆钱万叠,难买春留。
梅花向来始别,又匆匆结子满枝头。
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兰舟。
悠悠。岁月如流。
叹水覆杳难收。
凭画阑,往往抬头举眼,都是春愁。
东风晚来更恶,怕飞红怕絮入书楼。
双燕归来问我,怎生不上帘钩。
我感到惋惜,黄莺和花儿渐渐衰老,但草地依然绿意盎然。
纵使山岚高耸、榆树的花钱满地,也难以留住这春天的美好。
梅花从来就要别离,如今匆匆结满枝头的果实。
门外垂柳的岸边,画桥上谁又系上了兰舟呢?
悠悠岁月如流。
叹息水波荡漾,难以再收回。
倚在画栏上,时常抬头望去,眼中尽是春天的愁苦。
东风傍晚来更猛烈,害怕飞舞的花瓣和柳絮飘入书楼。
双燕归来问我,为什么不把帘子拉上?
万俟咏(约996年-1046年),字文贞,号青溪,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其作品常以抒情见长,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此词写于春去秋来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惋惜,同时也折射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忧愁。开头的“恨莺花渐老”,表明了对美好事物逐渐消逝的惋惜,仿佛在对春天的告别。接着,作者用“纵岫壁千寻,榆钱万叠,难买春留”表达了即使再美的景色也难以再留住春天的脚步,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
词中梅花的“始别”与“匆匆结子满枝头”,展现了生命的轮回与无常。门外的垂柳与画桥则营造了一个恬静的自然环境,却又隐隐透出一丝孤独。最后,词人通过双燕的归来,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与对生活的思考,留下了深沉的疑问与愁绪。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生动的自然描写,又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出作者对生命与时光的深邃理解。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叹和对美好事物渐行渐远的无奈,情感深沉而细腻。
诗中提到的“恨莺花渐老”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纵岫壁千寻,榆钱万叠”中“千寻”意为:
词人对时间的态度是:
万俟咏与李清照的词中都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李清照的词更偏向于女性的细腻情感,而万俟咏则表现了更为广泛的生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