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七月十月五夜一再梦故舒州使君侍御公宛如平

《七月十月五夜一再梦故舒州使君侍御公宛如平》

时间: 2025-04-26 22:33:21

诗句

一夕安能再与俱,话言宁觉死生殊。

帜书更识埋轮志,生有不忘如是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3:21

原文展示:

七月十月五夜一再梦故舒州使君侍御公宛如平 赵蕃 〔宋代〕 一夕安能再与俱,话言宁觉死生殊。帜书更识埋轮志,生有不忘如是夫。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一夜之间怎能再次与你共度,言语间怎能察觉生死的不同。旗帜上的字迹让我更加认识到你埋藏的志向,你的一生从未忘记这样的信念。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夕: 一夜。
  • 安能: 怎能。
  • 再与俱: 再次共度。
  • 话言: 言语。
  • 宁觉: 怎能察觉。
  • 死生殊: 生死的不同。
  • 帜书: 旗帜上的字迹。
  • 埋轮志: 隐藏的志向。
  • 生有: 一生。
  • 不忘: 从未忘记。
  • 如是夫: 这样的信念。

典故解析:

  • 埋轮志: 源自《后汉书·张纲传》,张纲埋轮于洛阳都亭,表示不再出仕,这里比喻隐藏的志向或决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与韩淲并称“二泉”,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梦中再次见到已故的舒州使君侍御公后所作,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生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死无常的感慨。诗中“一夕安能再与俱”一句,既表达了梦境的短暂,也暗示了生死的隔绝。而“帜书更识埋轮志”则通过典故的运用,强调了故人隐藏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赵蕃诗歌的清新自然和深邃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一夕安能再与俱”:表达了梦境的短暂和生死的隔绝,情感深沉。
  • 第二句“话言宁觉死生殊”:通过言语的对比,突出了生死的不同,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
  • 第三句“帜书更识埋轮志”:运用典故,强调了故人的志向和信念,使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
  • 第四句“生有不忘如是夫”:总结了故人一生的信念,使诗歌的主题更加明确。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突出了生死的隔绝。
  • 典故:运用“埋轮志”的典故,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梦境的描写和对生死的感慨,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怀念和对生死无常的深刻认识,强调了信念和志向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梦境:象征着短暂的相聚和生死的隔绝。
  • 旗帜:象征着故人的志向和信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帜书更识埋轮志”中的“埋轮志”出自哪个典故? A. 《后汉书·张纲传》 B. 《史记·项羽本纪》 C.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答案:A

  2.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友人的什么情感? A. 愤怒 B. 怀念 C. 厌恶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韩淲《临江仙·梦后》:同样通过梦境表达对故人的怀念。

诗词对比:

  • 赵蕃《临江仙·梦后》与本诗:都通过梦境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但情感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后汉书·张纲传》:了解“埋轮志”的典故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荅杨从龙给事 北桥离席留别赵州诸子 鱼凫关宴别赵龙岩佥宪 招刘善充 大相公岭 大华寺即事 大理春市因忆李仁甫 乌撒喜情 酬金秀才 游玉案山宝珠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缊袍不耻 单耳刀的字 家见户说 包含侗的词语有哪些 寸字旁的字 燔骨 卵蒜 禽鸟 馬字旁的字 遗叙 聘举 木字旁的字 风行雷厉 包含哺的词语有哪些 信笔涂鸦 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刺举无避 包含蓐的词语有哪些 斗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