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3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30:45
蒹葭霜露冷侵船,
落雁惊乌总未眠。
戍卒独明高栅火,
居人同宿废村烟。
醉中远梦欺长夜,
乱里穷愁折壮年。
莫问身闲何到此,
久思提剑学防边。
在霜露侵袭的寒冷夜晚,船上的芦苇显得格外凄清,落下的雁惊动了夜里的乌鸦,大家都未能入眠。戍楼的士兵独自守着明亮的篱笆火光,乡村的居民在废墟中与烟雾为伴。醉酒中,遥远的梦境欺骗着漫长的黑夜,内心的忧愁让我在混乱中感到壮年的无奈。不要问我身在何处,为什么会在这里,我早已思念提剑守卫边境的日子。
高启(个别字作高岑),字季升,明代诗人,生于1487年,卒于约1540年。他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擅长写景抒情,尤以山水田园诗见长。
《暂宿行营舟中二首》创作于作者的游历和经历边防生活的背景下,诗中表现了对戍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士兵的孤独和忧虑,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冬时节的夜景与戍边士兵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孤独而又充满思考的内心世界。开篇的“蒹葭霜露冷侵船”描绘出一种冷清的自然环境,营造了诗的背景。紧接着的“落雁惊乌总未眠”,则表现了夜的宁静被打破的瞬间,传达出一种孤独感。接下来的“戍卒独明高栅火”描绘了守边士兵的坚守,火光是他们孤独的伴随。而“居人同宿废村烟”则暗示着边防的荒凉,居民的生活艰难。最后几句则进一步深入士兵的内心,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责任的思考,尤其是“莫问身闲何到此”,显示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边防士兵的孤独与责任感。在冷清的环境中,诗人用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无奈,深具感染力。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戍边士兵生活的深切关怀,描绘了战士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家安全的责任感。诗人在这幅冷清的画面中,融入了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中“蒹葭霜露冷侵船”中“蒹葭”指的是什么?
A. 柳树
B. 芦苇
C. 菊花
D. 松树
“戍卒独明高栅火”中的“戍卒”指的是?
A. 边防士兵
B. 商人
C. 渔民
D. 学者
诗中表现出士兵对生活的感受是?
A. 快乐
B. 无奈
C. 怒火
D. 轻松
与高启的诗作相比,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但更侧重于心境的平和,而高启的诗则更突出孤独与责任感的冲突,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