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2:02
客中寒食后,惆怅送君违。
花隐归城旆,风吹渡水衣。
夜窗炊黍散,春苑斗茶稀。
谁念西斋雨,相思独掩扉。
在寒食节后,我在客舍中惆怅地送别你。
花儿隐藏在归城的旗帜下,风吹动着渡水的衣衫。
夜里窗前炊烟袅袅,春天的园子里茶香稀薄。
有谁能想到西斋的细雨,令我独自在门后思念你?
高启(公元1336年-公元1374年),字士英,号季子,明代文学家,诗人,曾任官职,后因政治原因辞官归隐。他的诗风清新而富有情感,是明代初期重要的诗人之一。
这首诗写于高启在客居之地送别友人的场合,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的惆怅。寒食节后,正值春季,正是人们聚会、饮茶的时节,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感受到孤独与思念。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首句“客中寒食后,惆怅送君违”直接点明了送别的情境,寒食节的背景让离别的情感更加沉重。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换,表达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孤独。“花隐归城旆,风吹渡水衣”,用花和风的意象将离别的情境生动展现,令人感受到时光流逝与人事的无常。夜晚的“夜窗炊黍散,春苑斗茶稀”则表现出一种温馨而又萧索的对比,炊烟袅袅与稀薄的茶香,暗示了诗人对过往欢聚时光的怀念,而现今的孤独愈加显得刺眼。最后一句“谁念西斋雨,相思独掩扉”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细雨中的西斋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在思念中独自守望,封闭了自己的心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深刻感受与对友人的思念,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生动地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清明
B. 寒食
C. 中秋
诗人感到惆怅是因为什么?
A. 季节变化
B. 送别朋友
C. 回忆往事
“谁念西斋雨,相思独掩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惆怅与思念
C. 疲惫
答案:1.B 2.B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