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0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3:58
作者: 文天祥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水水坎离紫阳怪,
滑波皮骨长坡骇。
解州得解解中胶,
费家封铺同一解。
唫字从金诗反穷,
贝何为分田何同。
黄绢幼妇我自乐,
竹犬多事鸦鹤翁。
全诗翻译:
水的流动和坎离的变化让紫阳怪异,
滑波的皮骨在长坡上令人惊骇。
在解州中得到解字,解字中还有胶质,
费家封铺与解字本同。
唫字由金字组成,诗中反映穷困,
为何贝类能分田地却不能同享?
我与黄绢幼妇自得其乐,
而竹犬却常多事,像鸦鹤翁那样。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子华,号山谷,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以其高洁的品格和卓越的诗才而闻名。文天祥在抗击蒙古入侵的斗争中表现出色,最终被俘后仍坚持不屈,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文天祥正经历国家动荡和个人困境的时期,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通过复杂的字词和象征,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命运的思考。开篇提到的“水水坎离紫阳怪”,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流动,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滑波和长坡的意象,似乎在映射人生道路上的艰难与挑战。诗中对解字的探寻,反映了诗人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望,带有哲理的深意。
接着,诗人通过对“贝何为分田何同”的探讨,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质疑,传达了对财富与分配的不满。接下来的黄绢幼妇自乐的意象,呈现了一种简单而真实的生活态度,强调在困境中仍能找到快乐。最后提到的竹犬多事,似乎在暗示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烦恼和琐事,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复杂性的无奈与接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文天祥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体现了他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乐观。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思考、对社会不公的质疑以及在困境中寻找快乐的决心,体现了文天祥的坚韧精神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绢幼妇”象征什么?
A. 贫困
B. 简单的快乐
C. 忍耐
“贝何为分田何同”表达了对什么的质疑?
A. 财富分配
B. 知识获取
C. 自然现象
文天祥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相比,文天祥的诗更注重对命运的哲理思考,而陆游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与历史兴亡的感慨。他们的作品均反映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展现了宋代文人的责任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