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旅怀

《旅怀》

时间: 2025-04-27 12:37:59

诗句

北去通州号畏途,固应孝子为回车。

海陵若也容羁客,賸买菰蒲且寄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7:59

原文展示:

旅怀
北去通州号畏途,
固应孝子为回车。
海陵若也容羁客,
賸买菰蒲且寄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北行前往通州的艰难旅程,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父母的孝心。诗人认为,作为孝子的自己应该回家探望父母。如果海陵能够容纳我这个流浪的客人,我就准备多买一些菰蒲来暂时寄居。

注释:

  • 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是诗人出行的目的地。
  • 畏途:形容前路艰险,心中惧怕。
  • 孝子:指对父母有孝心的人。
  • 羁客:流浪的客人,寄居他乡的人。
  • 菰蒲:水生植物,常用于编织,具有实用价值。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宋瑞,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以忠诚和勇敢著称,特别是在元军入侵时,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危难之际,文天祥在北行途中,心中充满了对故乡和父母的思念。

诗歌鉴赏:

《旅怀》是一首充满思乡情的诗,表面上讲述了诗人北行的旅途,实际上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他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父母的孝心。诗人用“畏途”表达了对旅途艰难的恐惧,体现了他在动荡时代的无奈与困惑。接着,他自我安慰,认为作为孝子的自己理应回家,这种情感充满了责任感和对家人的挂念。最终,诗人幻想着如果能在海陵这个地方得到暂时的栖身之所,便会为自己和父母准备一些菰蒲,寄托对他们的深情厚谊。这种意象不仅表现了诗人心中对故乡的向往,也隐含着一种对于生活的希望与寄托,虽身在异乡,心却系于故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北去通州号畏途”:诗人北行至通州,心中充满对旅途的畏惧。
    • “固应孝子为回车”:他认为作为孝子,理应返回故乡探望父母。
    • “海陵若也容羁客”:如果海陵能接纳流浪的我。
    • “賸买菰蒲且寄居”:愿意在这里暂时寄居,并为自己和父母准备菰蒲。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旅途比作“畏途”,形象地表现了旅途的艰难。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了优美的音韵。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对父母的孝心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流浪的心境,传达出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对家庭和故土的深切渴望。

意象分析:

  • 通州:象征着归属与家乡的思念。
  • 羁客:代表流浪与无依无靠的孤独感。
  • 菰蒲:寓意着生活的希望与对家人的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北行的目的地是哪里?

    • A. 北京
    • B. 通州
    • C. 海陵
    • D. 南宋
  2. 诗中提到的“畏途”指的是什么?

    • A. 对旅途的期待
    • B. 对旅途的恐惧
    • C. 对家乡的思念
    • D. 对父母的感激
  3. 诗中提到的“羁客”指的是?

    • A. 归乡的人
    • B. 流浪的客人
    • C. 在家的人
    • D. 农民

答案:

  1. B. 通州
  2. B. 对旅途的恐惧
  3. B. 流浪的客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兄弟情谊。
  • 李白《静夜思》:以月光为意象,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文天祥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解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再和二首 雨后观新荷 雁荡灵岩 谢朱汀守惠古风 谢王洪伯惠酒炭米五首 谢王洪伯惠酒炭米五首 谢王洪伯惠酒炭米五首 谢王洪伯惠酒炭米五首 谢王洪伯惠酒炭米五首 温州双峰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东奔西窜 烈志 牙字旁的字 察究 鬥字旁的字 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胰腺 耂字旁的字 玉貌花容 进寸退尺 学庙 攀今掉古 包含貊的词语有哪些 负气仗义 负嵎依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