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丙寅赠月蓬道人

《丙寅赠月蓬道人》

时间: 2025-07-27 07:55:23

诗句

孝肃以来风力少,今龙图是恕斋公。

凭谁为请南山判,两个道人争一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7:55:23

原文展示:

丙寅赠月蓬道人
作者: 刘克庄〔宋代〕

孝肃以来风力少,
今龙图是恕斋公。
凭谁为请南山判,
两个道人争一蓬。

白话文翻译:

自从孝肃皇帝以来,风力就逐渐减弱,如今的龙图(指天子)是恕斋公(恕斋公是指宰相的尊称)。谁来为我们南山的事情做裁决呢?这两个道士正在争夺一蓬植物(指月蓬)。

注释:

  • 孝肃:指宋朝的孝肃皇帝,具体是指哪位皇帝可根据历史资料查找。
  • 龙图:指帝王或朝廷。
  • 恕斋公:是指某位宰相,因其宽厚仁爱而得名。
  • 南山:可以指代某个地方或事情的象征。
  • 道人:道教修行者。
  • :月蓬,一种植物,可能象征某种道理或哲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白洲,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文,风格清新脱俗,常涉及自然和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对理想状态的追求。诗中提到的“南山”可能象征着人们的理想与归宿,诗人借此表达对现实的思考与抒发。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借助自然景象与人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反思。开头部分提到“风力少”,暗示了时代的变迁与衰退,而“龙图是恕斋公”则表明了对当权者的某种期待或失望。接下来的“凭谁为请南山判”,通过问句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似乎在寻求一种公正的裁决。最后一句“两个道人争一蓬”,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现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纷争和对精神追求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道教哲学的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孝肃以来风力少:自从孝肃皇帝以来,国家的风气变得沉寂,暗示政治的衰退。
    • 今龙图是恕斋公:现在的皇帝(或宰相)是恕斋公,传达对现状的不满或期待。
    • 凭谁为请南山判:在面对纷争时,谁能来为南山的事做出裁决,表现出无奈与疑惑。
    • 两个道人争一蓬:两个道士为同一目标而争斗,象征着人们在追求理想时的矛盾与冲突。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两个道人争一蓬”,将争斗比作对理想的追求。
    • 对仗:全诗结构整齐,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国家状况的反思,表达了对理想和公正的渴望,呼唤一种精神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孝肃: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 龙图:象征着权力与政治。
  • 南山:象征理想与归宿。
  • 道人:象征追求精神境界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孝肃”指的是哪位皇帝?
    A. 宋太宗
    B. 宋仁宗
    C. 宋孝肃皇帝
    D. 宋理宗

  2. 在诗中,“两个道人争一蓬”象征着什么?
    A. 对权力的争斗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财富的渴望
    D. 对个人名声的追求

  3. 诗中提到的“南山”可能象征什么?
    A. 现实的困境
    B. 人的理想与归宿
    C. 自然的宁静
    D. 社会的动荡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 苏轼的《题西林壁》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这首诗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都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但刘克庄的诗更偏向哲理与内心的挣扎,而王安石则更加注重自然的描写与人文情怀。两者都在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但手法各有不同,展现了宋代诗词的多样性与深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代诗歌发展》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度喜峰口次杨太常韵二首 其一 九日聂尉邀余江游至定光岩登高 九日廿二日西馆雨中作 九日登道场山同吴逸人赋 九日鄂渚登高 九日作 九日怨十章 其八 九日同朱民部王太仆集李宛平后堂玩菊 九日游程符山寺晚归 九日官舍种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新媒体 吹胡子瞪眼 乙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描眉画眼 車字旁的字 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蒲鞭示辱 行字旁的字 包含骈的成语 清道夫 世位 涌结尾的成语 具自陈道 泰山若厉 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利弊 强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