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5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55:14
曾随蜀道上青天,万里罗浮更叩玄。
桂酒酿成堪乐圣,糁罢好逃禅。
半生学士真奇遇,前世德云有夙缘。
罗带水边山似剑,月明何处挟飞仙。
曾经一同走过蜀道,仰望蔚蓝的天空,
千里之外的罗浮山,更加叩问深奥的玄理。
桂花酒酿成,真是值得庆贺的圣饮,
喝罢后,恰好想要逃避禅宗的教义。
半生的学士生涯真是奇遇,
前世的德行与缘分似乎早已注定。
水边的山峰,像是锋利的剑,
明月照耀之下,哪里又有飞仙归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正蒙(约1560—1620),明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与友人游历山水,吟咏作诗。
创作背景: 《西湖怀古》创作于游览西湖之际,结合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当下的思考。诗中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感慨,体现了明代士人的情怀和哲思。
《西湖怀古》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作,诗中融入了作者对蜀道的回忆与西湖的风光,展现了他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思考。全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仗工整的句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历史的追忆。
诗的开篇“曾随蜀道上青天”,引出了一个关于旅途的回忆,蜀道的艰辛与青天的辽阔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人生旅途的不易与美好。接着,作者通过“桂酒”和“糁罢”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享受,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半生学士真奇遇”的诗句,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自省,感慨人生的奇妙与缘分的深厚,体现了对命运的哲学思考。最后两句通过“罗带水边山似剑”描绘了西湖的山水景象,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情怀,似乎在问:在明月下,飞仙又将何处归去?
整首诗情景交融,历史与现实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以及对哲理思考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世俗与超凡之间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蜀道”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桂酒”意指:
“罗带水边山似剑”中“剑”象征: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