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2:53
铭旌萧飒九秋风,
薤露悲歌落月中。
华屋几人思谢傅,
佳城今日闭滕公。
名垂竹帛书勋在,
神寄丹青审象同。
天上貂蝉曾梦赐,
归魂应佩紫阳宫。
这首诗描写了秋风萧瑟的场景,表达了对贾公的追思。风声凛冽,像是秋天的悲歌,映衬着落月的孤寂。华丽的房屋里,有多少人在怀念谢傅(谢安)呢?今天这座城市为了怀念滕公而关闭了大门。贾公的名字已经在历史上留名,功勋赫赫;他的神灵也通过丹青而永存。天上,貂蝉曾在梦中赐予他荣光,归去时应佩戴紫阳宫的饰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思想家,倡导变法,推动经济、政治改革,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
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安石为了悼念贾公(贾宪)而作,表达了对其生前事迹的敬仰和对死亡的感慨。贾公是王安石的朋友,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怀念与追思。
《文元贾公挽辞二首》是王安石对友人贾宪的悼念之作,诗中以自然景象引入情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友人高洁品德的追思。开篇“铭旌萧飒九秋风”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意象中透出一种孤独和悲伤,紧接着“薤露悲歌落月中”,将这种情感进一步深化,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贾公的离去而哀悼。
在“华屋几人思谢傅,佳城今日闭滕公”中,王安石通过提及历史名人谢安和滕王,借古喻今,表现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对道德高尚的追求。诗中“名垂竹帛书勋在,神寄丹青审象同”则体现出贾公的伟大成就和不朽的精神,强调了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最后两句“天上貂蝉曾梦赐,归魂应佩紫阳宫”更是将诗歌推向高潮,想象中贾公的灵魂在天上归去,象征着一种超越生死的荣光。全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展示了王安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高尚品德的推崇,体现了王安石对古今人物的深刻思考和情感寄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文元贾公挽辞二首》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华屋”指的是:
“天上貂蝉曾梦赐”中的貂蝉象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王安石的《文元贾公挽辞二首》通过对贾公的追思,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意识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而杜甫的作品则通过个人的遭遇反映了更广泛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