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赋新月

《赋新月》

时间: 2025-04-28 23:47:57

诗句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47:57

原文展示:

赋新月
初月如弓未上弦,
分明挂在碧霄边。
时人莫道蛾眉小,
三五团圆照满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新月的景象。初升的新月像一把未上弦的弓,清晰地悬挂在碧蓝的天空边际。人们不要以为这月亮像蛾眉一般小,因为它的光辉能照亮整个天空,三五个团圆的月亮一起映照着满天的星辰。

注释:

  • 初月:指新月,刚刚升起的月亮。
  • 如弓未上弦:比喻新月的形状像未拉开的弓,形象生动。
  • 分明:形容非常清晰、明显。
  • 碧霄:指澄澈的天空。
  • 蛾眉:形容月亮细小的样子,借指月的形态。
  • 三五团圆: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象征团圆的日子。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特别的典故,但“蛾眉”一词常用来形容月亮的细小,表现出诗人对月亮的细致观察与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缪氏子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著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一个清朗的夜晚,作者观察到新月升起的情景,触发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团圆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赋新月》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了新月的美丽与明亮。诗人以“初月如弓未上弦”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新月的形态,既有视觉的冲击力,又带有一种弦乐的韵律感,给人以生动的印象。接着,诗人提到“分明挂在碧霄边”,将月亮与天空的辽阔结合起来,突显了新月的清晰与明亮。

“时人莫道蛾眉小”一句,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偏见的反驳,既是对月亮形态的质疑,也表达了对美的深刻理解。最后一句“三五团圆照满天”则将诗意推向高潮,强调了月亮的光辉能够照亮整个夜空,象征着团圆与和谐的美好愿望。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象的美,也蕴含着人对团圆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厚。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初月如弓未上弦:用“弓”来比喻新月,形象生动,暗示其刚刚升起的状态。
    2. 分明挂在碧霄边:强调新月的清晰和天空的辽阔,形成鲜明的对比。
    3. 时人莫道蛾眉小:反问句式,质疑人们对新月的轻视,体现出诗人的独特视角。
    4. 三五团圆照满天:月亮的光辉不仅照亮自我,还映照出团圆的意象,寓意深远。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如弓”比喻新月的形状。
    • 反问:通过“莫道蛾眉小”表达对常见看法的反驳。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赞美新月的美丽,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同时寄托了对团圆与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新月: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碧霄:代表广阔的天空,寓意自由与辽阔。
  • 蛾眉:象征细小与柔美,反映出月亮的娇弱。
  • 团圆:象征家庭的和睦与人际的和谐,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初月如弓未上弦”中的“弓”比喻指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 A. 太阳
    • B. 新月
    • C. 星星
  2. “时人莫道蛾眉小”中“蛾眉”指的是什么?

    • A. 眼睛
    • B. 眉毛
    • C. 月亮
  3.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赞美?

    • A. 诗歌
    • B. 自然与团圆
    • C. 生活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白的《静夜思》与缪氏子的《赋新月》,两首诗都描绘了月亮的美丽,但李白的诗更多的是思乡情怀,而缪氏子的诗则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象的赞美和团圆的意象。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长恨歌 送王处士 侍中晋公欲到东洛先蒙书问期宿龙门思往感今辄献长句 酬严十八郎中见示 读汉书 病中对病鹤 凉夜有怀 自此后诗并为应举时作。 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时年十五) 江楼偶宴赠同座 老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老僧入定 卤字旁的字 大横 飞蛾扑火 十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捉将挟人 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克字旁的字 识时务者为俊杰 棉子油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鸟字旁的字 一路顺风 烧纸马 刑徒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