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0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05:20
原文展示:
赠俞虚江参将三首 唐顺之 〔明代〕
绝岛诸蛮次第芟,中宵蓐食理征衫。 舱通木井三年水,樯转铜乌万里帆。 军斗稀鸣人莫犯,身衣常解士争衔。 功成他日谁能颂,海上磨厓大字嵌。
白话文翻译:
在遥远的岛屿上,诸蛮一个接一个被平定, 深夜里匆忙进食,整理着征战的衣衫。 船舱中木井的水已积了三年, 桅杆上的铜乌随着万里的帆转动。 军中的斗声稀少,人们不敢侵犯, 身着常服,士兵们争相追随。 功成之日,谁能来颂扬, 在海边的崖壁上,刻下巨大的字迹。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顺之(1507-1560),字应德,号荆川,明代文学家、军事家。他以文才著称,同时也是一位有实战经验的将领。他的诗文多反映其军事生涯和边疆生活,风格雄浑豪放。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顺之赠给俞虚江参将的作品,赞颂其在边疆的军事成就和英勇事迹。诗中通过描绘征战场景和士兵的英勇,表达了对俞虚江的敬佩和对其功绩的颂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紧凑的语言,展现了边疆征战的艰辛和士兵的英勇。首联以“绝岛诸蛮次第芟”开篇,直接点明了主题,即边疆的平定。颔联和颈联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如“舱通木井三年水”和“樯转铜乌万里帆”,展现了征战的漫长和艰苦。尾联则以“功成他日谁能颂,海上磨厓大字嵌”作结,表达了对俞虚江功绩的崇高评价和对其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英雄的赞美和对边疆生活的深刻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边疆英雄的赞美和对边疆生活的深刻体验,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征战的艰辛和士兵的英勇,表达了对英雄的崇高评价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舱通木井三年水”中的“木井”指的是什么? A. 船上的储水设施 B. 木制的井 C. 船上的木桶 D. 木制的井盖
诗中“樯转铜乌万里帆”中的“铜乌”比喻什么? A. 风向标 B. 铜制的乌鸦 C. 船上的装饰 D. 铜制的帆
诗中“功成他日谁能颂”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不确定 B. 对功绩的崇高评价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过去的回忆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