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上官侍御赴黔中

《送上官侍御赴黔中》

时间: 2025-05-03 21:12:34

诗句

莫向黔中路,令人到欲迷。

水声巫峡里,山色夜郎西。

树隔朝云合,猿窥晓月啼。

南方饶翠羽,知尔饮清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2:34

原文展示:

送上官侍御赴黔中
李嘉祐 〔唐代〕

莫向黔中路,令人到欲迷。
水声巫峡里,山色夜郎西。
树隔朝云合,猿窥晓月啼。
南方饶翠羽,知尔饮清溪。


白话文翻译:

不要走向黔中那条路,让人感到迷失方向。
水声在巫峡中回荡,山色在夜郎的西边显得更加朦胧。
树木隔着早晨的云朵相拥,猿猴窥视着早晨的月亮啼叫。
南方满是翠绿的羽毛,知道你在清溪中畅饮。


注释:

字词注释:

  • 莫向:不要走向。
  • 黔中:指贵州地区,古称黔。
  • 欲迷:想要迷失,形容路途艰险。
  • 水声:水流的声音。
  • 巫峡:位于长江上的峡谷,以其险峻著称。
  • 夜郎:古代一个部落或国家,这里用来指代西方的景色。
  • 树隔:树木隔开。
  • 朝云:早晨的云朵。
  • 猿窥:猿猴在窥视。
  • 晓月:早晨的月亮。
  • 饶翠羽:生长丰富的绿色羽毛,象征着南方的自然风光。
  • 知尔:知道你。
  • 饮清溪:在清澈的小溪中饮水。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黔中”与“巫峡”都是古代地名,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代表着当时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嘉祐,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其诗作多以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著称,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李嘉祐送别上官侍御赴黔中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旅途艰险的担忧。


诗歌鉴赏:

《送上官侍御赴黔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的开头“莫向黔中路,令人到欲迷”,以劝告的口吻表达了对旅途的担忧,黔中路途遥远,险峻,令人迷失方向,映射出友人即将踏上艰难旅途的忧虑。接着“水声巫峡里,山色夜郎西”,借用自然景观传达情感,巫峡的水声和夜郎的山色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又神秘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友人旅程的祝福与思念。

“树隔朝云合,猿窥晓月啼”,这两句通过动态的描写,表现出自然景色的生机与活力。树木遮挡了朝云,猿猴在窥视早晨的月亮,暗示着即将迎来新的一天,象征着旅途中的希望与生命的延续。最后“南方饶翠羽,知尔饮清溪”,描绘了南方的美丽风光,翠绿的羽毛象征着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期待他们在旅途中能享受到自然的清新与滋养。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旅途的担忧,又有对自然美的赞美,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感受到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向黔中路,令人到欲迷。

    • 不要走向黔中那条路,容易让人迷失方向。
    • 这里强调了黔中路途的艰难和迷茫。
  2. 水声巫峡里,山色夜郎西。

    • 巫峡中的水声,夜郎西边的山色。
    • 用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出旅行途中的美丽景色。
  3. 树隔朝云合,猿窥晓月啼。

    • 树木隔开了早晨的云朵,猿猴在窥视晨月啼叫。
    • 传达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4. 南方饶翠羽,知尔饮清溪。

    • 南方的翠绿羽毛丰富,知道你在清溪中畅饮。
    • 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祝福与美好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如“水声”“山色”都具象化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水声巫峡里,山色夜郎西”,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猿猴窥视,赋予动物以情感,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旅途的艰难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黔中:象征着遥远与艰难的旅途。
  2. 巫峡:代表自然的壮丽与险峻。
  3. 树、云、猿:构成了生动的自然图景,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4. 南方翠羽:象征着生命与生机,寓意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黔中”指的是哪个地区?
    A. 贵州
    B. 四川
    C. 云南

  2. “水声巫峡里,山色夜郎西”中的“夜郎”指代了什么?
    A. 一种动物
    B. 一种植物
    C. 古代部落或国家

  3. 全诗的主题是什么?
    A. 送别与祝福
    B. 生活的艰辛
    C.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王之涣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诗词对比:

  • 《送友人》与《送上官侍御赴黔中》都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前者侧重于送别时的惆怅,后者则强调旅途的艰难与自然的美。通过对比,能够更好地理解唐代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嘉祐诗选》

相关查询

长相思 长相思四首 其三 长相思·云垂垂 长相思 其四 长相思 长相思·春江野泊 长相思(题丈亭馆) 长相思 偶作 长相思 长相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齿字旁的字 辘辘远听 彑字旁的字 货贿公行 湮坠 沮溃 完胜 包含财的词语有哪些 残喘待终 野狐外道 轻言轻语 鹿字旁的字 宏儒 珍投 言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