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刘道士赠小葫芦

《刘道士赠小葫芦》

时间: 2025-05-02 09:56:47

诗句

个中一物著不得,建立森然却有余。

尽底语君君岂信,试来跳入看何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6:47

原文展示:

刘道士赠小葫芦
作者: 陆游

个中一物著不得,
建立森然却有余。
尽底语君君岂信,
试来跳入看何如?

白话文翻译:

这其中有一样东西是无法触碰的,
建立的景象却显得十分丰盛。
我将这些话告诉你,你怎能相信呢?
不妨亲自跳进去试试看,如何?

注释:

  • 个中:其中。
  • 著不得:触碰不到,无法得到。
  • 建立:建立,构造。
  • 森然:茂盛的样子,形容景象。
  • 尽底:究竟,完全。
  • 语君:跟你说,告诉你。
  • 岂信:怎能相信。
  • 试来:试试看。
  • 跳入:跳进去。
  • 何如:怎么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老杜,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以诗词、散文、书法闻名。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历史变迁,作品中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对事物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诗中以“小葫芦”作为意象,可能暗示着某种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却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哲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令人深思。开篇“个中一物著不得”,传达了一种对不可得之物的无奈,似乎在暗示人们对某些事物的渴望与追求。虽然“建立森然却有余”,却不意味着我们能够真正触碰到它,这种反差使得人们在追寻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无奈与失落。

接下来的“尽底语君君岂信”,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与他人分享自己思考时的困境。他所表达的观点可能难以被他人理解或相信,这种孤独感使得他的思考更加显得珍贵。最后一句“试来跳入看何如”,则是对读者的一种挑战,鼓励他们亲自去体验与感受,而不是单纯依靠他人的言辞。这种交互式的思考方式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表达,更是一种哲理的探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个中一物著不得:强调一种难以得到的东西,暗示对某种理想或目标的追求。
  2. 建立森然却有余:描绘一种壮观的景象,尽管无法触及,内心仍感到丰盈。
  3. 尽底语君君岂信:表达与他人交流思想的挫折感,强调信任与理解的缺失。
  4. 试来跳入看何如:鼓励他人亲自探索,寻找真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葫芦”比作一种理想或追求的象征。
  • 对仗:使用对比的方式,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君岂信”引发思考,增加诗的哲理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思考与探索,鼓励人们主动去体验生活,而不是仅仅依赖他人的观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葫芦:象征着简单而富有的事物,可能隐喻着生活中的某种哲理。
  • 跳入:代表着行动与探索,鼓励人们勇于尝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个中一物”指的是什么?

    • A. 无法触碰的东西
    • B. 一种食物
    • C. 一种动物
    • D. 一种植物
  2. “试来跳入看何如”的意思是什么?

    • A. 不要相信别人
    • B. 鼓励自己去尝试
    • C. 让别人来体验
    • D. 说明事情的复杂性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同样探讨了人生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 《登高》(王之涣): 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对比。

诗词对比:

  • 陆游 vs. 杜甫: 两位诗人都关注国家与个人命运,但陆游更多地表现出对理想的执着,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现实困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郡斋西亭夜坐 奉和御制契丹出境将议回銮五言六韵诗 戊申年七夕五绝 其三 李御史 民牛多疫死 直夜二首 其二 此夕 无题三首 其三 无题三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鹿字旁的字 含沙射影 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黄金失色 黄字旁的字 巾帼豪杰 察三访四 欢君 连日连夜 芄兰 乱七八遭 支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戮力壹心 古贝 包含垂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