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0:47
东湖新竹
作者:陆游 〔宋代〕
插棘编篱谨护持,
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
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
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
枕簟仍教到处随。
这首诗描绘了东湖新栽竹子的景象。竹子用刺篱小心地保护着,映衬着水面上的涟漪,显得寒碧而清新。清风拂过大地,秋天似乎已经提前到来,烈日高悬,正午的炎热让人不觉。解开竹子的箨时,耳边传来竹叶的沙沙声,初放的竹芽显得稀疏而生机勃勃。在官府闲暇之时,我想常来这里游玩,随意地枕着竹席,享受这份宁静。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南宋建立初期的动荡,致力于抗金复国,作品深刻反映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他在官场上逐渐淡出,选择在东湖附近的竹林中隐居,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诗中描写的竹林和湖水,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东湖新竹》通过对东湖竹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插棘编篱谨护持”一句,首先引入了竹子的生长环境,竹子本身象征着坚韧与生机,而刺篱则显示出保护的细心与温情。接下来的“寒碧映涟漪”则形象地描绘了竹子在水面上的倒影,表现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这两句则对比了秋的清凉与夏的炎热,展现了自然的变迁。诗人通过对天气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愉悦的心情,仿佛在静静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最后几句“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这不仅是对自然的向往,也是对内心平静与自由的期盼。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安逸时光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安宁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用什么编成竹子的篱笆?
诗人想在闲暇时做什么?
"寒碧映涟漪"中的"寒碧"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