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5:48
雨夜
作者:陆游
岁晚茆茨劣自容,
齿摇将脱发将童。
心游万里关河外,
身卧一窗风雨中。
医不可招惟忍病,
书犹能读足忘穷。
夜阑睡觉蛩声里,
时见灯花落碎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岁末的雨夜中独自沉思的情景。年末时节,我的茅草房虽简陋,但我也不觉得羞愧。牙齿摇摇欲脱,头发渐渐稀疏,仿佛年少的模样已经不复存在。心灵却可以游历万里,穿越遥远的关山之外,而我却只能躺在这窗前,任风雨拍打。看病是无望的,只能忍受病痛,但读书却能让我暂时忘却贫困。夜深人静时,睡梦中听到蟋蟀的鸣声,偶尔看到灯下的花瓣坠落,红色的碎花在昏暗的光中闪烁。
本诗在情感上表现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尤其是在老去的岁月中,诗人通过读书来寻求精神的寄托,体现了陆游一生追求知识和理想的坚韧精神。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词人,尤其以其诗歌成就卓著。他的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和个人的磨难,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遭遇。
创作背景
《雨夜》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身处困境,生活贫苦,身体逐渐衰老的时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雨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感慨的诗。诗人在简陋的茅草屋中,听着窗外的风雨,思索着自己的人生。诗的开头通过对居所的描述,展示了诗人自我安慰的态度,尽管生活艰难,但他依然不失尊严。接着,诗人描述了衰老的身体状态,这不仅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
“心游万里关河外”一句,表现出诗人内心对理想和远方的向往,与现实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他虽然身处困境,但心灵的自由让他能够超越当下的困扰。随后提到“医不可招惟忍病”,反映了对健康问题的无奈,而“书犹能读足忘穷”则是对文学的热爱与寄托,显示出知识对于他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描绘了夜深人静时的景象,蟋蟀的鸣叫和灯下花瓣的落下,充满了生活的细腻和感伤。整首诗在词句中流露出浓厚的情感,既有对物质生活的无奈,也有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体现了陆游在困境中依然坚持理想、追求精神寄托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探讨了衰老、孤独与理想的主题,通过对生活困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与对理想的坚持,显示出一种坚韧的生命态度。
诗中“医不可招”是什么意思?
A. 医生无法治疗
B. 医生不值得信任
C. 医生很忙
D. 医生很贵
“书犹能读足忘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书的厌恶
B. 对知识的追求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生活的满足
诗中“夜阑睡觉蛩声里”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白天的喧嚣
B. 夜晚的宁静
C. 秋天的落叶
D. 春天的花开
陆游 vs. 杜甫
陆游的《雨夜》与杜甫的《春望》,同样在困境中反映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陆游更偏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而杜甫则关注社会的动荡与国破家亡。两者的诗风虽不同,但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