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14:3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14:33:25
婆罗门引(四有八日谢太后庆七十)
作者: 汪元量 〔宋代〕
一生富贵,岂知今日有离愁。
锦帆风力难收。
望断燕山蓟水,万里到幽州。
恨病余双眼,冷泪交流。
行年已休岁,七十又平头。
梦破银屏金屋,此意悠悠。
几度见青冢,虚名不足留。
且把酒细听箜篌。
这辈子富贵荣华,怎会知道今天会有离愁?
风帆在锦绣的河面上难以收起。
我望断了燕山和蓟水,千里之外到达幽州。
因病而愁恨我的双眼,冷泪互相交融。
年岁已到,七十岁又光头。
梦中破灭于银屏和金屋,这种情感悠悠荡荡。
几度看见青冢,虚名根本无法留存。
不如把酒细细聆听箜篌的声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了“青冢”,象征着对虚名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虚无的感叹。
作者介绍
汪元量,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抒情见长,常带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为太后庆祝七十寿辰之际,诗人通过对人生的回顾,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荣华富贵的淡然。
这首诗以深情厚意的口吻,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无奈。开篇即以“富贵”引入,强调了人生的成就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伤。诗中反复提及的“离愁”与“冷泪”,更是深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表现了人到七十之时,面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失落。
作者通过“锦帆风力难收”的比喻,表现了在风光时难以预见未来的离愁,接着以“望断燕山蓟水,万里到幽州”进一步强调了对人生旅程的无尽思索。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梦破银屏金屋”来表现对虚荣的反思,最终以“几度见青冢”来揭示人生的终极意义,令人深思。
整首诗气韵流畅,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虚名的反思,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讨,表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锦帆”象征什么?
A. 荣华富贵
B. 离愁别绪
C. 哀伤悲切
“几度见青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虚名的留恋
B. 对死亡的思考
C. 对富贵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梦破银屏金屋”通过什么手法传达情感?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能帮助深入理解古诗词的背景、风格与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