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变竹枝词九首之六

《变竹枝词九首之六》

时间: 2025-05-12 07:42:37

诗句

南浦下鱼筒,孤篷信晚风。

但闻竹枝曲,不见沧浪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42:37

原文展示:

南浦下鱼筒,孤篷信晚风。但闻竹枝曲,不见沧浪翁。

白话文翻译:

在南浦的河边,我看到渔筒漂浮着,孤独的小船随晚风而行。耳边只听到竹枝曲的旋律,却看不见那位沧浪翁。

注释:

  • 南浦:指的是南方水域的港口,常常与渔业、漂泊相关联。
  • 鱼筒:一种捕鱼的工具,象征着渔民的生活。
  • 孤篷:孤独的船篷,代表着漂泊与孤独的生活状态。
  • 信晚风:顺着晚风漂流,表达了随意而自在的心情。
  • 竹枝曲:一种民间音乐,常在乡间流传,增添了诗的音韵美。
  • 沧浪翁:指的是渔翁或老渔民,象征着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

典故解析:

“沧浪翁”出自《庄子》,象征着回归自然、逍遥自在的生活。诗中提到的“竹枝曲”则是中国古代流行的民间歌曲,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贺铸(约1052-1110),字方回,号云溪,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融合,风格清新婉转,富有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生活的困境,诗人以清新的意象和淡淡的忧伤,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变竹枝词九首之六》通过简单的场景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眷恋。诗的开头以“南浦下鱼筒”引入,呈现出一种宁静的水乡风光,渔筒的存在让人感受到渔民生活的单纯与艰辛。而“孤篷信晚风”更是将这种孤独感愈发凸显,孤独的小船在晚风中飘荡,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奈与漂泊。

接下来,“但闻竹枝曲”则转向音乐的描绘,音乐常常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竹枝曲的旋律既是对生活的感慨,也是一种对美好记忆的追忆。然而诗人却说“未见沧浪翁”,这句中隐含着对渔翁的思念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仿佛在说,即使听到美妙的曲子,心中依旧有那份缺失的孤独。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内心孤独的反思,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情感细腻,意味深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浦下鱼筒:描绘了南浦河边的渔具,隐约传达出水乡的生活气息。
  2. 孤篷信晚风:小船在晚风中漂流,突显出孤独与随意的状态。
  3. 但闻竹枝曲:音乐声传入耳中,表现出一种身处其中却无法触及的感觉。
  4. 不见沧浪翁:渔翁的缺席让人感到惆怅,象征着生活中的缺失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渔筒”比作生活的载体,象征渔民的艰辛。
  • 拟人:晚风仿佛是有生命的,给小船以温柔的陪伴。
  • 对仗:诗句的结构工整,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孤独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感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鱼筒:象征生活的琐碎与艰辛。
  • 孤篷:代表孤独与漂泊的心境。
  • 竹枝曲:象征着美好与怀念的情感。
  • 沧浪翁: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南浦下鱼筒”中的“鱼筒”指的是什么?

    • A. 渔网
    • B. 捕鱼工具
    • C. 船只
    • D. 水草
  2. 诗中提到的“竹枝曲”是指?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民间歌曲
    • C. 一种舞蹈
    • D. 一种乐谱
  3. “不见沧浪翁”中的“沧浪翁”象征什么?

    • A. 渔民
    • B. 自然
    • C. 朋友
    • D. 诗人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同样描绘自然,但贺铸的作品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而白居易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生的无常。

参考资料:

  • 贺铸诗词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诗词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 临江仙 减字木兰花 乌夜啼 长相思(娥眉亭) 霜天晓角(夜舟过娥眉山) 西江月(垂丝海棠,一名醉美人) 西江月(泛洞庭青草) 鹊桥仙(次韵湖上) 霜天晓角(梅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寠人 超阶越次 摇身一变 水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福界 高山大野 羞丑 炽结 三班六房 見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祝顶红 精进勇猛 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