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5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6:44
原文展示: 高楼临道院,舒目乔林端。天际浮云开,遥见江上山。山中有禹书,竹简锁石函。我欲往求之,试寻古道观。惟恐云复合,驾言空去还。
白话文翻译: 站在高楼的道院旁,放眼望去是高耸的树林。天边的浮云散开,远远地看到了江边的山。山中藏有禹王的古书,竹简被锁在石匣中。我想要去寻找它,尝试寻找古老的道观。只怕云朵再次合拢,我只能空手而归。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祝允明(1460-1526),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江苏吴县人。他的诗文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山水诗见长。此诗可能创作于他游历山水间,对古代文化遗迹的向往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遗迹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通过描绘高楼的视野和天际的浮云,引出对山中禹书的渴望,体现了作者对古代智慧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高楼为起点,通过舒展的视野引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进而转入对古代文化遗迹的向往。诗中“天际浮云开,遥见江上山”一句,既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象,又隐喻了作者内心的豁达与追求。后文提及的“山中有禹书,竹简锁石函”,则体现了作者对古代智慧的渴望和对文化遗产的珍视。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文化的双重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古代文化遗迹的向往。通过高楼、浮云、山景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文化的双重热爱,以及对古代智慧的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禹书”是指什么? A. 禹王的古书 B. 禹王的竹简 C. 禹王的石函 答案:A
诗中“天际浮云开”一句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诗的最后一句“驾言空去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望 B. 满足 C. 期待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