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南歌子 其一 独坐蔗庵

《南歌子 其一 独坐蔗庵》

时间: 2025-05-03 19:56:03

诗句

玄入参同契,禅依不二门。

静看斜日隙中尘。

始觉人间、何处不纷纷。

病笑春先老,闲怜懒是真。

百般啼鸟苦撩人。

除却提壶、此外不堪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56:03

原文展示:

辛弃疾的《南歌子 其一 独坐蔗庵》

玄入参同契,禅依不二门。
静看斜日隙中尘。
始觉人间何处不纷纷。
病笑春先老,闲怜懒是真。
百般啼鸟苦撩人。
除却提壶之外不堪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深入探讨道理,禅宗的真谛在于无二之门。
静静地看着夕阳穿过缝隙,飞舞的尘埃。
这时才意识到人世间到处都是纷扰。
病痛之中我竟然对春天的老去感到一丝讥讽,而悠闲的懒散才是真实的状态。
各种鸟儿的鸣叫使人心烦意乱。
除了提壶的声音,其他的都不想再听。


注释:

  • 玄入:深入理解,寓意对道理的探究。
  • 参同契:道教经典,强调道理的一致性。
  • 不二门:禅宗教义,指不分二元对立的境界。
  • 静看:安静地观察,体现一种沉静的心态。
  • 纷纷:纷扰、杂乱,指人世间的喧嚣。
  • 病笑春先老:生病时对春天老去的无奈和嘲笑。
  • 闲怜懒是真:闲适和懒散才是真正的生活状态。
  • 啼鸟:鸟鸣,代表外界的干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词人,亦为将领与政治家。他以豪放激昂的词风著称,所作诗词常表现个人情感与历史责任感。

创作背景:

《南歌子》系列词作反映了辛弃疾的生活体验与内心情感,尤其是对禅宗思想的探讨。此作写于他晚年,表现出在纷扰人世中对宁静与真实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南歌子 其一 独坐蔗庵》通过诗人独坐于蔗庵的情景,呈现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纷扰的反思。诗的开头用“玄入参同契,禅依不二门”引入了禅宗的哲学思考,透露出诗人对真理的追求。随后,诗人在夕阳的余晖中静静地观察周围的尘埃,恍若看到了人间的喧嚣与纷乱。

“病笑春先老,闲怜懒是真”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叹,面对春天的流逝,他选择以一种病态的笑意来面对,反映出一种无奈与调侃。最后,诗中提到的“百般啼鸟苦撩人”,则将外界的烦扰与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诗人更加渴望那份宁静。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既有对禅理的探讨,又有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辛弃疾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玄入参同契:探讨深刻的道理,体现了对道教哲学的理解。
  2. 禅依不二门:强调禅宗的核心思想,指向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境界。
  3. 静看斜日隙中尘:在安静中观察,体现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
  4. 始觉人间何处不纷纷:意识到人世间的喧嚣,表现出对现实的感慨。
  5. 病笑春先老: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展现了诗人的生命体验。
  6. 闲怜懒是真:寻找内心的真实与宁静,强调一种自我安慰。
  7. 百般啼鸟苦撩人:外界的纷扰使人心烦意乱,呼应诗的主题。
  8. 除却提壶之外不堪闻:对生活杂音的排斥,渴望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 “春先老”比喻时光的流逝。
  • 对仗: “静看斜日隙中尘”与“病笑春先老”形成对照。
  • 拟人: 鸟儿的啼叫被赋予“苦撩”的情感,增强了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辛弃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表现了他在纷扰世间中对真实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蔗庵:象征着宁静与隐逸的生活。
  • 斜日、尘:代表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繁杂。
  • 病笑: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自嘲。
  • 啼鸟:象征外界的干扰与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辛弃疾的《南歌子 其一 独坐蔗庵》主要探讨了什么主题?

    • A. 对爱情的思考
    • B. 对人生的感悟
    • C. 对自然的描写
  2. 诗中“病笑春先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热爱
    • B. 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 C. 对生活的厌倦
  3. 诗中提到的“百般啼鸟”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自然的美好
    • B. 外界的纷扰
    • C. 内心的宁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辛弃疾 vs. 李清照

    • 辛弃疾的词更显豪放与激昂,李清照则柔婉细腻,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
  • 辛弃疾 vs. 杜甫

    • 辛弃疾的作品常带有个人情感的沉思,杜甫则多关注社会与民生,二者在表达方式与主题上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诗词全集》
  • 《宋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雨后 次韵大人五更山吐月 其三 秋日忆友 吴汉逸家荆 燕京卧病书怀五首 其二 柏香岩 东风第一枝 春雪 赠京尹八首 慕容簿送题宝峰石刻并中秋词以诗谢之 题请息斋六言十首 其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先字旁的字 不适时宜 解酒 月尾 卝字旁的字 粮糽 恨入心髓 火字旁的字 贪酒 褐衣不完 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面貌一新 兀字旁的字 老妪能解 包含蔽的成语 东流水 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