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2:4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2:40:06
懒白衣作宰相,宁黄冠事老君。
试问读三万轴,何如诵五千文。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懒得穿白衣做宰相,宁愿戴着黄冠侍奉老君(道教的老子)。试问,读三万卷书,跟诵读五千篇文章相比,哪一个更有价值呢?
刘克庄,字梦阮,号泉山,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擅长诗词,风格独特,对诗歌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社会、政治的思考和对道理的追求。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对权力和学问的看法也开始发生变化。作者通过表达对宰相职位的懒惰和对道教思想的推崇,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政治和个人理想的思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权力和名利的漠视,以及对道教哲学的向往。开头两句“懒白衣作宰相,宁黄冠事老君”,揭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地位和权力的冷淡态度,他更愿意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灵性的提升。白衣宰相代表了世俗的权力,而黄冠则象征着道教的精神追求,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试问读三万轴,何如诵五千文”,更是引发对知识和智慧价值的深思。诗人质疑庞大书籍的阅读是否真的比精炼的经典更重要,这也反映出他对知识的独特理解与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当时社会的反思,也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思考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权力的反感和对道教智慧的向往,传达了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宁静的主题。
诗人更愿意追随哪个身份?
a) 白衣宰相
b) 黄冠老君
诗中提到的书籍数量是多少?
a) 三万卷
b) 三万轴
诗人认为哪种知识更有价值?
a) 大量的书籍
b) 精炼的经典
答案:1.b 2.a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