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采荔子十绝 其四

《采荔子十绝 其四》

时间: 2025-05-01 06:30:33

诗句

日日烦汤使,年年费火攻。

暮龄知艾附,不及荔枝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30:33

原文展示:

日日烦汤使,年年费火攻。
暮龄知艾附,不及荔枝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每天都要烦恼汤药的事情,每年都要花费很多精力去煮药。到了晚年,明白了艾草的附加作用,但这些都比不上荔枝的价值和功效。


注释:

  • 日日烦汤使:指每日都要为药汤而烦恼,暗指生病或需要调养。
  • 年年费火攻:每年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煮药,形象地描述了治疗的辛苦。
  • 暮龄知艾附:到了老年,才知道艾草的附加作用,艾草常被用来驱寒。
  • 不及荔枝功:比起荔枝的美味与营养,其他的药物都显得微不足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作品常常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心和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著称。他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描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在刘克庄的创作中,反映了他对生活中琐事的感慨,尤其是在药物治疗和日常养生的思考中,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采荔子十绝》中的这一首诗,展现了刘克庄对生活的深刻洞察。诗的开头“日日烦汤使,年年费火攻”,以平实的语言道出了在病痛中无尽的烦恼。药物的滋味和煮药的辛苦,构成了生活中的一种常态,但这种常态却是令人厌倦的。

而接下来的“暮龄知艾附”,则是诗人的自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明白艾草的附属作用,这是一种对生命智慧的领悟。然而,在这段人生的旅程中,他意识到,尽管艾草有其独特的价值,却无法与荔枝的美味相提并论。

在这四句诗中,荔枝不仅是美食的象征,更是对生活美好的向往。诗人在表达对药物的无奈时,也表达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渴望。通过荔枝,诗人将注意力从痛苦的病症转移到生活的甜美,展现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日烦汤使:日复一日,药汤成为生活中的烦恼。
  2. 年年费火攻:每年都在为煮药而消耗精力,体现了生活的艰辛。
  3. 暮龄知艾附:在老年才理解艾草的作用,表现出对知识的积累和反思。
  4. 不及荔枝功:最终强调荔枝的美好,暗示生活中的美好价值。

修辞手法:

  • 对比:药物的烦恼与荔枝的美味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药物象征生活的苦涩,而荔枝象征生活的甜美。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药物与美食的对比,表达了对生活苦乐的深刻体会,反映了人在岁月流逝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汤药:象征健康和生命的苦涩。
  • 荔枝:象征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 艾草:代表传统的疗法,寓意对生命智慧的领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日日烦汤使”,指的是什么?

    • A. 对美食的向往
    • B. 对药物的烦恼
    • C. 对生活的享受
  2. “不及荔枝功”中的“荔枝”象征什么?

    • A. 苦涩的生活
    • B. 美好的事物
    • C. 传统的药物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刘克庄的《采荔子十绝》都在不同程度上探讨了生活的乐趣与苦恼。李白强调饮酒的豪放,刘克庄则更加注重细腻的生活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自咏二首 其一 秋日山居四首 其四 夜坐 梦海山壁间诗不能尽记以其意追补 夜中起读书戏作 醉中书懹 薪米偶不继戏书 古筑城曲四首 其三 秋夜即事 山寺 郭氏山林十六咏 其五 倾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开门受徒 十月怀胎 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诗颠 谡然 舌字旁的字 行财买免 爪字旁的字 五色雀 牡丹虽好,全凭绿叶扶持 高才绝学 包含处的词语有哪些 三框儿的字 业字旁的字 秃杉 曰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尖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