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4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45:08
送入我门来•赋情
作者: 董以宁 〔明代〕
篆髻看梳,弓趺看裹,后堂不避人来。为爱吟诗,长日镇相陪。围棋几卸搔头赌,更行酒常藏约指猜。最是钟声敲处,每向灯前分手,无限徘徊。到得而今,常是隔蓬莱。水流墙外桃花去,只风引雏时燕子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性在园中闲适的情景,梳着发髻的她似乎在专注于某事,而弓腰坐着的人则在等待她的回应。在后堂里,她不怕有人来打扰,因她是为了爱而吟诵诗句,日日相伴。围棋下的几次,搔头思考的赌局,酒杯之间,似乎有默契的暗示。最动人的时刻是钟声响起的地方,每次在灯下分手的情形,都是无尽的回忆与徘徊。如今,已然隔着蓬莱山,水流带走了墙外的桃花,只有春风引着燕子归来。
董以宁,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作品多以抒情与自然景观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这首诗写于古代,社会风气较为保守,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但诗中却展现了女性在私密空间中的自在与情感,反映了诗人对女性情感世界的关注与理解。
《送入我门来•赋情》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与情感细腻的诗篇。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展现了其与爱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与默契。诗中运用了许多生活细节,如“围棋”、“酒常藏约”,这些都使得诗的意境更加丰富,且充满生活的气息。
诗的开头以“篆髻看梳”勾勒出女性的形象,传达出一种优雅与专注。紧接着描写两人之间的互动,既有游戏的轻松,又有诗词的雅致,体现了相互陪伴的温馨。尤其是在“最是钟声敲处”,通过钟声的意象,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分离的无奈,给人一种淡淡的惆怅。
最后,诗的结尾以“水流墙外桃花去,只风引雏时燕子回”作结,展现了时间带走美好,唯有燕子春归,留下无限的思念与回忆。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爱情的珍惜与对时光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交织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细腻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爱情的珍视与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体现出一种美好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篆髻”指的是:
A. 一种发髻
B. 一种服饰
C. 一种饮品
诗中“最是钟声敲处”表达的情感是:
A. 喜悦
B. 惆怅
C. 激动
诗中“水流墙外桃花去”说明:
A. 美好事物的消逝
B. 春天的到来
C.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