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崔秀才游江陵

《送崔秀才游江陵》

时间: 2025-07-27 15:10:21

诗句

樽前荆楚客,云外思萦回。

秦野春已尽,商山花正开。

鸥惊帆乍起,虹见雨初来。

自有归期在,蝉声处处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5:10:21

原文展示:

送崔秀才游江陵
樽前荆楚客,云外思萦回。
秦野春已尽,商山花正开。
鸥惊帆乍起,虹见雨初来。
自有归期在,蝉声处处催。

白话文翻译:

在酒杯前,我和这位荆楚的客人相聚,心中却不断思念着远方的云彩。秦地的春天已经结束,而商山的花朵却正在盛开。鸥鸟惊飞,船帆忽然升起,天空中的彩虹在刚刚降下的雨中显现。归期自有时日,耳边的蝉声不断催促着我。

注释:

  • 樽前:酒杯前,表示饮酒的场景。
  • 荆楚:指的是今湖北、湖南一带,古代称为荆楚地区。
  • 秦野:指代秦地的田野,象征着春天的结束。
  • 商山:位于今陕西省,因其春花烂漫而著名。
  • :海鸥,一种水鸟,象征自由与远方。
  • :彩虹,象征美好的希望。
  • 蝉声:夏季的蝉鸣,表示时间的流逝。

典故解析:

  • 荆楚: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指代南方的文化与风土,寓意深厚的文化背景。
  • 商山:在古代诗词中常常提到,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庆馀,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清丽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送别友人崔秀才前往江陵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思考,同时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平淡中透着深情,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内心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首句以“樽前”引入,营造出一种欢聚的氛围,但随之而来的“云外思萦回”却显示了内心的忧愁。诗中对春天的描写,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形成了时间的交错与情感的层次。

诗的后半部分,鸥鸟的惊起和雨后的彩虹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流露出一种生机与希望。而最后一句“自有归期在,蝉声处处催”则隐含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归乡的期盼,蝉声成为时间流逝的象征,催促着归期的到来。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流露中,层层递进,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樽前荆楚客”:在酒桌前,荆楚的朋友。
    • “云外思萦回”:心中对远方的思念不断回旋。
    • “秦野春已尽”:秦地的春天已经结束。
    • “商山花正开”:商山的花正值盛开之际。
    • “鸥惊帆乍起”:海鸥受到惊吓,船帆突然升起。
    • “虹见雨初来”:刚下过雨,天空中出现彩虹。
    • “自有归期在”:归期自会到来。
    • “蝉声处处催”:蝉声在四处催促着。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秦野春已尽,商山花正开”对仗工整,形成鲜明的对比。
    • 隐喻:通过自然景象隐喻人生的别离与归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送别场景与自然变化,表现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对春天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友情与欢聚。
  • :象征着思念与远方的寄托。
  • :代表生命与希望,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
  • :象征自由与流动,暗示人生的变化。
  • :象征美好的希望与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樽前荆楚客”中的“樽”指的是什么?

    • A. 酒杯
    • B. 书籍
    • C. 朋友
  2. “蝉声处处催”中的蝉声象征了什么?

    • A. 快乐
    • B. 时间的流逝
    • C. 离别的悲伤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朱庆馀的《送崔秀才游江陵》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但朱庆馀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壮阔的景象与豪情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至後入城道中杂兴十首 答胡伯圆赠诗 送喻叔奇工部知处州 糟蟹六言二首 其一 代贺郊祀庆成二首 初秋行圃四首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 瓶中淮阳红牡丹落尽有叹三首 过白沙竹枝歌六首 霜寒辘轳体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马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臧谷亡羊 平平淡淡 心长力弱 包含舑的词语有哪些 漫天漫地 旷滞 半面不忘 包含佃的词语有哪些 亲如手足 車字旁的字 熙华 食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吴哥寺 移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