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0:42
闲园清气满,新兴日堪追。
隔水蝉鸣后,当檐雁过时。
雨馀槐穟重,霜近药苗衰。
不以朝簪贵,多将野客期。
谁言高静意,不异在衡茅。
竹冷人离洞,天晴鹤出巢。
深篱藏白菌,荒蔓露青匏。
几见中宵月,清光坠树梢。
逍遥人事外,杖屦入杉萝。
草色寒犹在,虫声晚渐多。
静逢山鸟下,幽称野僧过。
几许新开菊,闲从落叶和。
留情清景宴,朝罢有馀闲。
蝶散红兰外,萤飞白露间。
墙高微见寺,林静远分山。
吟足期相访,残阳自掩关。
深斋尝独处,讵肯厌秋声。
翠筱寒愈静,孤花晚更明。
每因逢石坐,多见抱书行。
入夜听疏杵,遥知耿此情。
苍翠经宵在,园庐景自深。
风凄欲去燕,月思向来砧。
碧石当莎径,寒烟冒竹林。
杯瓢闲寄咏,清绝是知音。
门巷唯苔藓,谁言不称贫。
台闲人下晚,果熟鸟来频。
石脉潜通井,松枝静离尘。
残蔬得晴后,又见一番新。
卷帘天色静,近濑觉衣单。
蕉叶犹停翠,桐阴已爽寒。
云从高处望,琴爱静时弹。
正去重阳近,吟秋意未阑。
竹径通邻圃,清深称独游。
虫丝交影细,藤子坠声幽。
积润苔纹厚,迎寒荠叶稠。
闲来寻古画,未废执茶瓯。
风物已萧飒,晚烟生霁容。
斜分紫陌树,远隔翠微钟。
宿客论文静,闲灯落烬重。
无穷林下意,真得古人风。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0:42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
闲园清气满,新兴日堪追。
隔水蝉鸣后,当檐雁过时。
雨馀槐穟重,霜近药苗衰。
不以朝簪贵,多将野客期。
谁言高静意,不异在衡茅。
竹冷人离洞,天晴鹤出巢。
深篱藏白菌,荒蔓露青匏。
几见中宵月,清光坠树梢。
逍遥人事外,杖屦入杉萝。
草色寒犹在,虫声晚渐多。
静逢山鸟下,幽称野僧过。
几许新开菊,闲从落叶和。
留情清景宴,朝罢有馀闲。
蝶散红兰外,萤飞白露间。
墙高微见寺,林静远分山。
吟足期相访,残阳自掩关。
深斋尝独处,讵肯厌秋声。
翠筱寒愈静,孤花晚更明。
每因逢石坐,多见抱书行。
入夜听疏杵,遥知耿此情。
苍翠经宵在,园庐景自深。
风凄欲去燕,月思向来砧。
碧石当莎径,寒烟冒竹林。
杯瓢闲寄咏,清绝是知音。
门巷唯苔藓,谁言不称贫。
台闲人下晚,果熟鸟来频。
石脉潜通井,松枝静离尘。
残蔬得晴后,又见一番新。
卷帘天色静,近濑觉衣单。
蕉叶犹停翠,桐阴已爽寒。
云从高处望,琴爱静时弹。
正去重阳近,吟秋意未阑。
竹径通邻圃,清深称独游。
虫丝交影细,藤子坠声幽。
积润苔纹厚,迎寒荠叶稠。
闲来寻古画,未废执茶瓯。
风物已萧飒,晚烟生霁容。
斜分紫陌树,远隔翠微钟。
宿客论文静,闲灯落烬重。
无穷林下意,真得古人风。
在这座闲静的园子里,清新的气息弥漫,阳光明媚让人忍不住想要追逐。水面上,蝉鸣声渐渐消退,正值栖息在屋檐下的雁群经过。雨后,槐树的果实沉甸甸,霜降将至,药材的苗儿显得有些衰弱。即便是朝廷的朝官也未必比得上我与自然相伴的悠然。
谁说高洁的心境就显得孤高,难道在这茅草屋中就不一样?竹林阴冷,人们远离洞穴,白鹤在晴空中翱翔。深深的篱笆里藏着白色的菌子,荒草丛中露出了青色的葫芦。夜深时常见到明月,清亮的光辉洒落在树梢上。
我逍遥自在,置身事外,手杖轻踏进杉树和藤萝之间。草色在寒风中依旧存在,虫鸣声在傍晚渐渐增多。静静地遇见山鸟飞下,幽静地称呼野僧经过。几多新开的菊花,闲适地伴随着落叶的芬芳。
留恋于这清雅的景致宴会,早晨结束后还有些许闲余。蝴蝶在红色兰花外飞舞,萤火虫在白露间闪烁。高墙外微微可见寺庙,幽静的树林远隔山峦。吟唱足够后相约来访,残阳悄悄掩映门扉。
在这深邃的斋房独自生活,怎会厌倦秋天的声音。翠竹在寒风中愈发静谧,孤单的花儿在傍晚愈加明亮。每当我坐在石头上,常常见到抱书而行的人。入夜时听见疏落的杵声,遥远地知道自己此刻的情怀。
苍翠的景色整夜常在,园子和庐舍的景致愈显深邃。风声凄凉,燕子似乎想要离去,月光照耀着那曾经的思念。碧石铺就的小径上,寒烟缭绕在竹林中。杯子和瓢子在闲适中寄托我的吟咏,清幽绝世的知音。
门前小巷青苔遍布,谁说这不算贫困?台阶下,闲人晚归,果实成熟,鸟儿频频光临。石脉隐秘通向井水,松枝在静谧中远离尘世。残留的蔬菜在晴天后,又见一番新景。
卷起帘子,天色静谧,近水的感觉让人觉察到衣物单薄。蕉叶依旧翠绿,桐树的阴影已透出寒意。云从高处望去,琴声在宁静时弹奏。正值重阳临近,吟唱的秋意尚未尽。
竹林小径通向邻近的园圃,清幽深邃适合独自游玩。虫儿的细声交错影子,藤蔓的低语声幽幽传来。积累的湿气让青苔的纹路更厚,迎接寒意的荠菜叶子变得繁茂。闲来寻访古画,未曾丢弃手中的茶碗。
风物已然萧瑟,晚烟生出晴朗的容貌。斜斜地分开紫陌的树木,远远隔着翠微的钟声。宿客在这里论文静谧,闲灯下的烬火重重。无穷的林下情怀,确实得自古人的风采。
作者介绍:朱庆馀,字子昂,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涉及田园、山水、秋冬等自然景象,以细腻的笔触表现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天,作者在闲园中游览,感受到秋天的清气和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静谧的自然景象,寻求心灵的宁静。
朱庆馀的这首《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在形式上以十首诗构成,内容上却呈现出一种连贯而又丰富的秋日意境。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自然的清新与和谐,以及诗人内心的悠然自得。
诗的开头便以“闲园清气满”引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接着,诗中通过蝉鸣、雁过等细节,描绘出秋日特有的景象,生动地呈现出秋天的氛围。尤其是“不以朝簪贵,多将野客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友人的向往,显示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白菌、青匏等意象,进一步丰富了自然的层次,表现出秋天的丰盈与变化。而“几见中宵月,清光坠树梢”则让人感受到秋夜的宁静与清幽,月光的洒落更增添了一份诗意的美感。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也极为细腻,诗人通过描绘宁静的环境,传递出内心的安宁与自在。在“逍遥人事外,杖屦入杉萝”中,诗人将自己与世俗隔离,选择与自然为伴,展现了一种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
最后,诗中提到的“无穷林下意,真得古人风”,更是将诗人的理想与古人相提并论,反映出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自我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深切热爱。
逐句解析:
(此处为示例,后续可以继续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追求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所表现的秋日景象,既是对季节变化的感慨,也是一种内心情感的寄托,展现了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归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蝉鸣”主要出现在什么季节?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填空题:诗人对待世俗名利的态度是__。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的详细解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