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4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48:38
庭前芳树朝朝改。尚有馀芳在。年光背我去悠悠。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此时欲别魂俱断。试取鸳鸯看。不挑红烬正含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在庭前的芳树每天都在变化,然而仍有一些香气留存。时光悄然流逝,正如那江水向东奔流。此时如果要分别,心灵都将断裂。不妨去看看鸳鸯,不去挑拣那燃烧的余烬,心中满是忧愁。实际上,心中有一种特别的滋味在萦绕。
“鸳鸯”在中国文化中常用来象征忠贞的爱情,出现在许多古诗词中,表现了对爱情的向往与珍惜。诗中提到鸳鸯,暗示了作者在面对离别时对爱情的深切思考与感慨。
葛秀英,清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而著名。她的作品通常反映了女性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爱情、生活的思考。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时,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诗人通过此作品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虞美人 前题》是葛秀英的一首抒情诗,表现了她对时光流逝和爱情离别的深刻感受。首句“庭前芳树朝朝改”点明了自然与时间的变化,芳树虽美,却无法抵挡时间的流逝。作者对这种变化感到无奈,诗中“年光背我去悠悠”暗示了岁月的无情与人的渺小,正如“春水向东流”般,无法逆转。
接下来的“此时欲别魂俱断”则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痛苦,仿佛灵魂都要被撕裂。此处的情感转折使得读者感受到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茫然与忧愁。结尾的“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则将整首诗的情感升华,尽管有离别的悲伤,但心中仍然萦绕着深沉的情感,似乎在暗示着爱情的持久与深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爱情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爱情离别的感慨,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情感深沉而细腻,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诗中提到的“芳树”象征什么?
“年光背我去悠悠”表达了什么情感?
“鸳鸯”在诗中象征什么?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对相似主题的不同处理手法与情感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