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日六言十二首

《春日六言十二首》

时间: 2025-07-31 14:24:00

诗句

扶持村翁出来,问讯壶公安否。

汝寒插帽蒙头,吾渴脱巾漉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4:24:00

原文展示:

扶持村翁出来,问讯壶公安否。
汝寒插帽蒙头,吾渴脱巾漉酒。

白话文翻译:

我扶着村里的老人出来,问他壶里的水还安好否。
你冷得把帽子戴得紧紧的,我渴得脱下头巾来倒酒。

注释:

  • 扶持:扶着,帮助。
  • 村翁:村里的老者,翁指年长者。
  • 壶公:即壶里的水,公是指水的安危。
  • 插帽:把帽子戴上,表示御寒。
  • 蒙头:大概是帽子压得很低,遮住了头部。
  • 脱巾:脱掉头巾,形容口渴得不得不做出的行为。
  • 漉酒:倒酒,漉指的是倾倒。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与温暖,体现了古代乡村生活的平淡与质朴。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仲华,号天池,南宋时期人,著名诗人、词人,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日,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村庄的人情温暖,也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春日六言十二首》通过平实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春日的村庄景象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互动。全诗以一幅日常生活的画面为背景,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与问候。开头的“扶持村翁出来”展现了对老人的尊重与关怀,这种对长者的关注在古代文学中屡见不鲜,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孝道和人伦关系的重视。接着,诗人通过对话的形式,描绘出两位老人的日常交流,表现了生活的平淡与温馨。最后以“吾渴脱巾漉酒”作结,既展示了人的基本需求,也隐含了生活中的乐趣,形成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全诗意境简单却深刻,透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令人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扶持村翁出来:诗人对村翁的扶持,表现了亲切与关怀。
    • 问讯壶公安否:通过询问水的情况,表现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 汝寒插帽蒙头:描绘出村翁因天气寒冷而紧裹的状态,展现出春日的温差。
    • 吾渴脱巾漉酒:通过渴望酒水的描写,传达了生活中的小确幸。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了对仗的关系,如“问讯壶公安否”与“吾渴脱巾漉酒”。
    • 拟人:将水的安危拟人化,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反映了春日乡村的温情与宁静,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村翁:象征着乡村的传统与温厚。
  • :代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关心。
  • 帽子和头巾:象征着天气的变化和人对自然的适应。

互动学习:

  1. 诗中提到的“村翁”是谁?

    • A) 诗人的朋友
    • B) 村里的老人
    • C) 诗人的父亲
      答案:B
  2. “吾渴脱巾漉酒”中“漉”的意思是?

    • A) 倒
    • B) 过滤
    • C) 借
      答案:A
  3.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A) 春天的风景
    • B) 人与人之间的关心
    • C) 农田的丰收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推荐阅读王维的《鹿柴》,同样表现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
  • 诗词对比:比较刘克庄的这首诗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的关注,但刘克庄的诗更为平实质朴,而白居易的作品则多了几分感伤。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关于刘克庄及其作品的详细介绍。
  • 《中国古代诗词典》:提供古诗词背景和注释的参考书籍。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寄问刘白 时梦得与乐天方舟西上。 紫薇花 寄杨六侍郎(时杨初授户部,予不赴同州) 和微之叹槿花 妻初授邑号告身 赠友五首 池上二绝 赠言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祝苍华 重到江州感旧游,题郡楼十一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马字旁的字 墙有缝,壁有耳 包含冯的词语有哪些 洛浦 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蒹葭伊人 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乐的词语有哪些 并发症 鸭头丸帖 影带 页字旁的字 一牛鸣地 原原本本 矛字旁的字 鸿儒硕学 悄声 文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