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0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05:35
掌纶知是忝,剖竹信为荣。
才薄官仍重,恩深责尚轻。
昔征从典午,今出自承明。
凤诏休挥翰,渔歌欲濯缨。
还乘小艛艓,却到古湓城。
醉客临江待,禅僧出郭迎。
青山满眼在,白发半头生。
又校三年老,何曾一事成。
重过萧寺宿,再上庾楼行。
云水新秋思,闾阎旧日情。
郡民犹认得,司马咏诗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白居易重游江州的感慨。诗人提到自己在官场中虽然才能有限,但仍然受到重用,感到愧疚。回想过去的经历,昔日出征、今朝任职,感叹时光流逝。诗人选择乘船重游古老的湓城,醉客在江边等候,禅僧从城外迎接。眼前的青山依旧,却已白发苍苍,感慨三年来未能有所成就。再次住在萧寺,重登庾楼,思绪缭绕,回忆起往日的情景。即使岁月流逝,郡民依旧记得他当年的诗歌。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而受到广泛喜爱。他的诗作涵盖了政治、生活、感情等多个方面,尤其擅长叙事诗和社会诗。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再次回到江州的时刻,体现了他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江州是白居易的贬所,曾在那里经历了许多艰辛的岁月,诗中充满了对故地的思念和对人生的反思。
《重到江州感旧游,题郡楼十一韵》是一首饱含情感的诗,诗人以重游江州为契机,抒发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全诗共分为几个部分,首先,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在官场的愧疚,显示出他对仕途的复杂心态;接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反复出现的“青山”“白发”等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诗人虽然身处繁华之地,但内心却充满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尤其是在“何曾一事成”的句子中,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未成就的深切反思,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最后一联提到“郡民犹认得,司马咏诗声”,让人感受到一种时代的延续与人情的温暖。尽管岁月改变了许多,但人们仍然怀念那位曾经吟诵诗歌的白居易,这种情感穿越了时间的界限,更让人感受到诗人的伟大与人性的共鸣。
这首诗通过怀旧的情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显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抒发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现实的无奈。
白居易自谦地称自己在官场上的地位为:
A. 荣耀
B. 忌惮
C. 忍辱
D. 忌讳
诗中提到的“青山”象征着: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的永恒
C. 人生的无常
D. 生活的繁华
诗人在江边会见了:
A. 醉客
B. 禅僧
C. 郡民
D. 诗人
白居易的诗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但白居易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在细腻的描写中展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