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9:37
咏石季伦
金谷繁华石季伦,只能谋富不谋身。
当时纵与绿珠去,犹有无穷歌舞人。
这首诗描绘了石季伦的繁华生活,他在金谷园中享受奢华的生活,但却只能追求财富而无法追求个人的幸福。即使当时与美丽的绿珠相伴,他依然有着无尽的歌舞和欢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石季伦是唐代著名的风流人物,历来被后人传颂。诗中提到的金谷园是唐代名士聚会的场所,充满了奢华与美丽的象征。而“绿珠”则是当时流行的美女形象,象征着财富和享乐。
作者介绍
李清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盛世,社会繁华,士人追求财富与享乐。石季伦作为一个富有的名士,代表了那个时代风华正茂的生活方式。诗人通过对其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对这种追求的思考与批判。
李清的《咏石季伦》通过描写石季伦的富贵生活,展现了盛唐时期士人追求物质享受的现象。诗的前两句“金谷繁华石季伦,只能谋富不谋身”,直接指出了石季伦的生活方式,强调了他对财富的追求,仿佛在讽刺那些只顾追逐金钱而忽视个人内心世界的人。接下来的“当时纵与绿珠去,犹有无穷歌舞人”,则通过绿珠的意象,展现了当时的社交生活,尽管身边美丽的伴侣和无尽的欢娱,却难掩内心的空虚。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揭示了表面繁华的生活背后隐藏的空虚与无奈,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李清用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深刻的社会批判,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比与象征的手法,通过对石季伦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感受的对比,增强了主题的深度。金谷园的繁华与内心的空虚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追求物质生活的弊端。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追求物质享受的批判,表达了对内心真实幸福的渴望。通过石季伦的形象,诗人指出了即使拥有财富和美丽伴侣,也可能在内心深处感到孤独与空虚。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一个富有的生活场景,还隐含了对物质追求的思考与批判。
诗词测试
石季伦生活在哪里?
诗中提到的绿珠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的《咏石季伦》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社会风貌,但李清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与追求,而杜甫则关注国家的命运与人民的生活。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对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盛唐时期诗人的不同视角与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