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石季伦

《咏石季伦》

时间: 2025-05-04 03:29:37

诗句

金谷繁华石季伦,只能谋富不谋身。

当时纵与绿珠去,犹有无穷歌舞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9:37

原文展示

咏石季伦
金谷繁华石季伦,只能谋富不谋身。
当时纵与绿珠去,犹有无穷歌舞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石季伦的繁华生活,他在金谷园中享受奢华的生活,但却只能追求财富而无法追求个人的幸福。即使当时与美丽的绿珠相伴,他依然有着无尽的歌舞和欢娱。

注释

字词注释

  • 金谷:指金谷园,古代的一个著名园林,象征繁华与富贵。
  • 石季伦:唐代名士,以富有和风流著称。
  • 绿珠:传说中的美女,代表着美好和富贵的伴侣。
  • 歌舞人:指那些在豪华场合中表演歌舞的人,象征着奢华的生活。

典故解析
石季伦是唐代著名的风流人物,历来被后人传颂。诗中提到的金谷园是唐代名士聚会的场所,充满了奢华与美丽的象征。而“绿珠”则是当时流行的美女形象,象征着财富和享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清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盛世,社会繁华,士人追求财富与享乐。石季伦作为一个富有的名士,代表了那个时代风华正茂的生活方式。诗人通过对其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对这种追求的思考与批判。

诗歌鉴赏

李清的《咏石季伦》通过描写石季伦的富贵生活,展现了盛唐时期士人追求物质享受的现象。诗的前两句“金谷繁华石季伦,只能谋富不谋身”,直接指出了石季伦的生活方式,强调了他对财富的追求,仿佛在讽刺那些只顾追逐金钱而忽视个人内心世界的人。接下来的“当时纵与绿珠去,犹有无穷歌舞人”,则通过绿珠的意象,展现了当时的社交生活,尽管身边美丽的伴侣和无尽的欢娱,却难掩内心的空虚。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揭示了表面繁华的生活背后隐藏的空虚与无奈,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李清用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深刻的社会批判,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谷繁华石季伦”:描绘石季伦生活在金谷园中的奢华景象,突出了他富有的身份。
  • “只能谋富不谋身”:揭示了石季伦的生活追求,表面上富裕,但内心却可能缺乏幸福。
  • “当时纵与绿珠去”:暗示与美女绿珠共度时光,表面风光无限。
  • “犹有无穷歌舞人”:即使有繁华的生活,仍然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比与象征的手法,通过对石季伦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感受的对比,增强了主题的深度。金谷园的繁华与内心的空虚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追求物质生活的弊端。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追求物质享受的批判,表达了对内心真实幸福的渴望。通过石季伦的形象,诗人指出了即使拥有财富和美丽伴侣,也可能在内心深处感到孤独与空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谷:象征财富与奢华的地方。
  • 石季伦:富有而风流的名士,代表追求物质的形象。
  • 绿珠:美丽的女子,象征着财富与享乐。
  • 歌舞人:象征着繁华生活中的娱乐与享乐。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一个富有的生活场景,还隐含了对物质追求的思考与批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石季伦生活在哪里?

    • A. 普通村庄
    • B. 金谷园
    • C. 山林
  2. 诗中提到的绿珠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知识
    • C. 美丽的伴侣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追求物质享受的空虚
    • B. 自然景色的美丽
    • C. 战争的悲惨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李清的《咏石季伦》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社会风貌,但李清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与追求,而杜甫则关注国家的命运与人民的生活。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对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盛唐时期诗人的不同视角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李清传》

相关查询

采莲曲(三首) 采莲曲(三首) 题寺壁 题钓台 酬通判杨殿丞名霖岩洞 浣溪沙(南湖望中) 赠延平王指挥 夜泊古崎 赋得万石冈为宗献刘君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閠字旁的字 避凶就吉 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深眇 行狩 孜孜不倦 疫鬼 灰不溜丢 冷结尾的成语 造微入妙 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屮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户字头的字 牙字旁的字 问十答十 忘言之契 包含帅的词语有哪些 俏成俏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