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6:00
喜闻平峒寇
作者:戴复古 〔宋代〕
峒寇都平了,官军奏凯歌。
千山通道路,一雨洗干戈。
天地和风转,江湖春水多。
蜀中无近报,西贼定如何。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峒寇平定的喜悦。官军已经打败了敌人,传来了胜利的消息。千山万水的道路畅通无阻,刚下过一场雨,洗去了战乱的痕迹。天地之间和风徐来,江湖的春水也变得丰盈。可是在蜀地却没有听到关于西贼的消息,不知道他们的情况如何。
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字子复,号复古,南宋时期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时局的关注和个人的理想。戴复古生活在战乱频仍的年代,作品多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关怀。
本诗创作于峒寇被平定之际,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欢欣与对战乱的深切感受。正值宋朝与外族的冲突频繁,诗人通过描写自然与人间的和谐,寄托了对和平的渴望。
《喜闻平峒寇》是一首充满喜悦与希望的诗。诗开篇即以“峒寇都平了”引入,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对战争结束、盗贼被平定的欢欣鼓舞。这一开头迅速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宁的渴望。接下来的“官军奏凯歌”进一步渲染了胜利的氛围,生动地描绘了军队凯旋归来的壮观场面。
诗中“千山通道路,一雨洗干戈”两句,使用了自然景象的描绘来反映人间的和谐,雨水的洗净象征着战乱的消散,展现了一种久违的宁静。接着“天地和风转,江湖春水多”则增强了这种和谐美感。自然的和谐与人间的安宁相辅相成,构成了一幅美好的图景。
最后两句“蜀中无近报,西贼定如何”则引入了一丝忧虑,尽管峒寇已经被平定,然而西方敌人的情况却仍不明朗。这种对未来的担忧,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整首诗在欢庆与忧虑之间找到了平衡,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喜悦和对未来局势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敏感与关怀。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一雨洗干戈”中的“雨”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西贼”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