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风入松 会稽

《风入松 会稽》

时间: 2025-05-03 22:29:37

诗句

会稽山水尽知名。

人在镜中行。

彩云暖护云门寺,东风过、吹散还生。

贺监湖头草绿,谢公宿处猿鸣。

采莲越女照人明。

花下只闻声。

剡溪流水依然在,何人再、雪夜寻盟。

许我他年来否,月明何处吹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29:37

原文展示:

会稽山水尽知名。
人在镜中行。
彩云暖护云门寺,
东风过吹散还生。
贺监湖头草绿,
谢公宿处猿鸣。
采莲越女照人明。
花下只闻声。
剡溪流水依然在,
何人再雪夜寻盟。
许我他年来否,
月明何处吹笙。

白话文翻译:

会稽的山水,声名远扬,人们在镜中徘徊。彩云温暖地护佑着云门寺,东风吹过,云雾散去又重生。贺监湖边的草色愈发葱绿,谢公曾经住宿的地方传来猿猴的鸣叫。采莲的越女在水中映照得分外明亮,花下只听到她的声音。剡溪的流水依旧在流淌,谁还能在雪夜中重寻旧盟?我是否能再许诺他年,明月下又在哪里吹笙?

注释:

  • 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
  • 云门寺:指的是会稽山中的一座寺庙。
  • 贺监:贺知章,唐代诗人,曾在此地寓居。
  • 谢公:谢安,东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曾在此地游玩。
  • 越女:指越地的女子,常用来象征美丽的女子。
  • 剡溪:剡溪是会稽地区的一条河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鉴,明代诗人,生于会稽,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游历会稽之时,表现了对故乡山水的热爱以及对过往友人的思念,蕴含了浓厚的乡愁。

诗歌鉴赏:

史鉴的《风入松 会稽》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与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会稽的美丽山水和人文历史,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开头两句“会稽山水尽知名。人在镜中行。”点明了会稽的名声远播,而“人在镜中行”则暗示了诗人对美景的沉醉与自我反思。接下来的描写如“彩云暖护云门寺”“贺监湖头草绿”,“谢公宿处猿鸣”通过细节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历史的厚重,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而“采莲越女照人明”则引入了人文意象,越女的美丽与清丽的水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最后几句“剡溪流水依然在,何人再雪夜寻盟。”则流露出诗人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渴望,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在描绘景物时,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既有对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会稽山水尽知名:会稽的山水声名远扬,暗示自然之美。
  • 人在镜中行:人在美景中如同在镜中游走,意象精妙。
  • 彩云暖护云门寺:彩云温暖地庇护着寺庙,象征着宁静与祥和。
  • 东风过吹散还生:春风吹过,云雾散去又重新聚集,表现自然的轮回。
  • 贺监湖头草绿:贺监湖边的草地越发青翠,生机勃勃。
  • 谢公宿处猿鸣:谢公曾经住过的地方,传来猿鸣,唤起历史回忆。
  • 采莲越女照人明:越女采莲,映衬出她的美丽,人与自然的和谐。
  • 花下只闻声:只听见花下的声音,宁静的画面。
  • 剡溪流水依然在:剡溪的流水依旧流淌,象征时光的延续。
  • 何人再雪夜寻盟:谁还能在雪夜里重寻旧情,表达对往昔的思念。
  • 许我他年来否:我是否能够在将来再许诺。
  • 月明何处吹笙:明月下,在哪里吹起笙乐,留恋未来的美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彩云暖护云门寺,东风过吹散还生”,工整而和谐。
  • 比喻:用“人在镜中行”比喻人对美景的沉醉。
  • 拟人:如“草绿”“猿鸣”,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会稽的山水与人文历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
  • 越女:代表美丽与青春,体现了对爱的向往。
  • 猿鸣:引发对过去的回忆,增添诗的情感深度。
  • 明月:象征希望与未来,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风入松 会稽》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史鉴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云门寺”位于哪个地方?

    • A. 浙江
    • B. 北京
    • C. 四川
    • D. 福建
  3. “剡溪流水依然在”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C. 对友谊的珍视
    •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个人情感的抒发。
  • 《庐山谣》:通过对庐山的描绘,展现自然的壮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史鉴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 《山水诗的意象分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明皇夜游图 滕王阁 其二 滕王阁 其一 卜算子·胸月千种愁 鹧鸪天·七泽三湘碧草连 虞美人 浣溪沙 鹧鸪天 鹧鸪天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竖心旁的字 相衡 前无古人 古吉拉特人 倒八字的字 欠字旁的字 共同纲领 辯舌 葵藿倾阳 山字旁的字 甚或 男不与妇敌 出处进退 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匡乱反正 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