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4:21
佛赞西方经现在。广长舌相三千界。为要众生生信解。临终迈。不修净业犹何待。七宝池塘波一派。莲华朵朵车轮大。华内托生真自在。分三辈。阿鞞跋致长无退。
佛陀所称赞的西方经书如今已经显现。广大的舌头在三千大千世界中流传,旨在让众生能够信仰理解。临终时刻,若不修持清净的业,究竟还有何等等待呢?七宝池塘波澜荡漾,盛开的莲花如车轮般巨大。在花中托生的灵魂是真正的自在。众生分为三辈,阿弥陀佛的接引长久无退。
作者介绍:可旻,宋代诗人,主要以佛教诗词著称,作品常融入宗教哲理,强调信仰和修行的重要性。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宋代,正值佛教在中国的盛行期,许多文人通过诗词表达对宗教的理解和信仰。诗作探讨了生死、信仰与修行之间的关系。
这首《渔家傲·佛赞西方经现在》深刻地反映了佛教思想,尤其是对极乐世界的向往与信仰的追求。开头提到的“佛赞西方经现在”,直接引入了诗歌主题,表明了佛教经典在当时普及的重要性。接着,诗人通过“广长舌相三千界”的形象,展现了佛教教义的广泛传播与影响力,强调了信仰与理解对众生的重要性。
在谈及“临终迈”时,诗人提醒人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不应忽视修行,暗示修持清净业的重要性,带有一丝警示意味。随后描绘的“七宝池塘”和“莲华朵朵”则营造出一种宁静与美好的境界,象征着理想的佛教世界。在此,莲花不仅仅是美丽的象征,它更代表着从污泥中生长出来的纯洁,暗示着通过修行,众生最终能够达到的解脱与自在。
最后一句“阿鞞跋致长无退”则传达了一种坚定信念,表达了对阿弥陀佛接引的信仰,表现出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心。整首诗在哲理与意象的结合上,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的深刻理解与个人的信仰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信仰与修行的重要性,通过描绘理想的佛国景象,表现出追求精神解脱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方经”主要指哪类经典?
“莲华朵朵车轮大”中的“车轮”象征什么?
诗中提醒人们在生命最后时刻要注意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深入理解佛教与诗词的关系以及该诗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