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渔家傲 和子文韵

《渔家傲 和子文韵》

时间: 2025-05-07 16:57:47

诗句

浩浩春波朝复暮。

悠悠倦客伤歧路。

浑似故溪烟又雨。

潇洒处。

一樽溪友开心素。

忘却闲身须急度。

夕阳惯听渔歌举。

只欠浦花三四树。

闲中趣。

春风何待鲈鱼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7:47

原文展示:

渔家傲 和子文韵
作者: 蔡松年 〔金朝〕

浩浩春波朝复暮。
悠悠倦客伤歧路。
浑似故溪烟又雨。
潇洒处。
一樽溪友开心素。
忘却闲身须急度。
夕阳惯听渔歌举。
只欠浦花三四树。
闲中趣。
春风何待鲈鱼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游子的愁苦,春天的波浪在早晨和傍晚交替着,游子在离别的路上感到疲惫与伤感。似乎又回到了往日的故乡,烟雨朦胧。站在潇洒的地方,举杯与朋友畅饮,忘却了身边的烦恼,急于度过这段闲适的时光。夕阳西下,耳边传来渔歌的悠扬,只希望岸边能有几棵花树,增添一份春日的趣味。春风里,何必再等待鲈鱼的到来呢?


注释:

  • 浩浩春波:形容春天浩荡的水波。
  • 倦客:疲惫的旅人。
  • 伤歧路:因离别而伤感的路途。
  • 潇洒处:指心情豁达的地方。
  • :酒杯。
  • 溪友:指在溪边的朋友。
  • 夕阳:指傍晚的太阳。
  • 渔歌:渔民唱的歌。
  • 浦花:河岸边的花。

典故解析: 在古代诗词中,春天常常象征着希望与生机,而游子的心情则往往与离别、思乡交织在一起。诗中提到的“渔歌”使人联想到水乡的生活,增添了诗的悠然自得和惆怅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松年,金朝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物和游子心情,具有鲜明的个性与情感。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春日,可能是诗人在游历途中写下的,反映了他对游子生活的感受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渔家傲》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思考。开篇的“浩浩春波”便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宏大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春天来临的气息。随之而来的“悠悠倦客伤歧路”,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游子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在经历离别后的孤独与忧伤。

接下来的“浑似故溪烟又雨”,更是借景抒情,故乡的溪流、烟雨总是让人浮想联翩,唤起了对过去的回忆。诗人通过“潇洒处”一词,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尽管身处异乡,但仍能与朋友共饮,享受当下的快乐。

最后几句则通过对夕阳、渔歌、浦花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水乡画面,表达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轻松的氛围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故乡的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浩浩春波朝复暮:春天的波浪在早晨和黄昏交替着,展现了一种生生不息的自然景象。
  2. 悠悠倦客伤歧路:游子在路上感到疲惫和伤感,表现了他对离别的无奈。
  3. 浑似故溪烟又雨:如同故乡的溪水在烟雨中模糊,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
  4. 潇洒处:在宁静的地方,诗人感到心情自在。
  5. 一樽溪友开心素:与朋友饮酒畅谈,享受闲适的时光。
  6. 忘却闲身须急度:忘却了身边的烦恼,急于度过这段闲适的时光。
  7. 夕阳惯听渔歌举:夕阳下的渔歌声如常,传递了水乡的生活气息。
  8. 只欠浦花三四树:希望岸边能有几棵花树,增添春日的趣味。
  9. 闲中趣:在闲适之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10. 春风何待鲈鱼去:春风送来生机,不必再等着鲈鱼上钩,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波与游子心情相联系,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朝复暮”,使得诗句富有节奏感。
  • 拟人:夕阳“惯听”,赋予自然以情感,增添了诗的亲切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悠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春波:象征生机与希望。
  2. 倦客:代表游子,体现孤独与无奈。
  3. 溪水、烟雨:故乡的意象,深刻表达乡愁。
  4. 夕阳、渔歌:宁静的生活画面,展现诗人的豁达态度。
  5. 浦花:春天的花朵,象征着美好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倦客”指的是: A. 游子
    B. 渔夫
    C. 诗人
    D. 老人

  2. 诗中提到的“夕阳”常与什么意象相结合? A. 雨
    B. 渔歌
    C. 朋友
    D. 花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自然的厌倦
    B. 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C. 对孤独的沉迷
    D. 对时间的无奈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比较蔡松年的《渔家傲》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均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由的向往,但蔡松年更为细腻、贴近自然,而李白则更为豪放、气势磅礴。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2. 《诗经与唐诗》
  3. 《金朝诗词研究》

以上内容为您详细解析了《渔家傲 和子文韵》的各个方面,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词。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历溪书事五首 其三 佩韦 历溪书事五首 其二 蓍椟 历溪书事五首 其一 弊帚 送人上京 二月游禅林寺 监绣 哭胡石塘 方鼓二山下 长芦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鸥鹭忘机 歺字旁的字 儿结尾的成语 切要关头 涓埃之力 相邦 申呈 包含食的成语 公之于众 闯荡江湖 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贪懒 取开头的成语 鬲字旁的字 岂必 竭力虔心 言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玄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